今天你想看什么

创世秘闻录

  “时空胶囊”是当下年轻人打卡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最喜欢用的关键词。不仅因为电梯形似胶囊,更因为在这里可以打开时空之门。深博建馆41年,见证的不仅是深圳文博考古的历史,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

  在“小红书”搜索“时空胶囊”4个字,显示出来的有“深圳小众打卡地”“乘坐黑白时空胶囊穿越古今”的热门帖子。

  其中一篇写:“一直闻名深圳有一座‘穿越时空’超能力的博物馆,可以搭乘馆内的时间胶囊电梯,一秒穿越回古代。”

  那天采访完,我和李军走出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一楼的贵宾厅,出门就是“时空胶囊”,当天因为疫情闭馆,3颗“胶囊”处于时空静止的状态。

  我问李军:“这电梯并没有改造过吧?”

  李军答:“41年前开馆就是这样,改造只是更新了电梯。”

  在博物馆里,那些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文物仿佛是开启时空之门的钥匙。2020年底,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重新装修开放后,观光电梯被市民昵称为“时空胶囊”,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打卡。

  搭上一座“时空胶囊”,我回到41年前的建馆之初,回到深圳最热血激情、开放自由的年代,也回到数千年前南粤人民生活的土地。

  一、深南路上的“三点连一线”

  开车在深南中路上由东向西行驶,在路的右侧,先是经过红岭路口的巨幅“小平画像”,画像上,小平同志深情望着深圳,标语上写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向前两百米,可以看到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以下简称老馆)门口的《闯》雕像——一个用力推开大门的巨人,这尊雕像的名字取自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对深圳经验的高度概括。

  再向前两百米,是市委大院门外花坛的《孺子牛》雕像,形态为一开荒牛头抵向地面,四脚用力后蹬,竭尽全力往前拉身后的腐朽树根,象征了特区建设者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无私奉献、奋勇前进的创业精神。

  这短短半公里的道路,3座艺术地标,深圳的城市精神和历史使命已悉数展现。

  这三个点,我因为工作原因十分熟悉,但从未想过将它们进行连线。李军告诉我,《闯》的雕像原本在深圳博物馆老馆的门口,是2020年底改造后才移至离深南大道较近的位置,也才有了这在深南大道上就能望见的“三点一线”。

  李军是深圳博物馆规划发展部主任,在采访前,他专门给我带了两大厚本,一本《深博四十年1981-2021》,还有一本是《历程·奇迹——深圳博物馆建馆40周年展览图录》。

  采访前,我的同事曾问我:“深圳这么一个年轻的城市,博物馆能有多少东西?这块土地才出了多少文物?”

  翻开这40年,才真正意识到,深圳博物馆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博物馆本身的功能,相比其他博物馆,它所展示的除了记载神州大地的深厚文化,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窗口使命。

  这一定位,是在深博建立最初就已确定的。

  图录的第一页大事记里,就是深博诞生的两份“出生证”。

  1981年8月11日,深圳市文化局请求市委宣传部批准成立深圳市博物馆的报告上写着:“为做好文物的发掘和保管工作,特别是重要文物的安全,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项工作。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对外文化交往更为频繁,充分利用深圳这一特殊地区,设立文物管理机构,有目的地展示我市和全国各地一些出土文物,向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游客宣传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阵地,并且还可结合开展一些文物展销业务,为国家争取外汇收入。”

  同年10月17日,深圳市经济特区编制委员会批复,“经研究决定成立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由市文化局领导,为局科级建制,事业编制5名。经费由市财政局文化事业经费中拨给。”

  这是深圳博物馆书面意义上的诞生。

  ▲深博诞生的两份“出生证”。

  ▲1984年10月,正在施工中的博物馆展览大楼。

  ▲1988年11月1日深圳博物馆开幕。

  二、诞生于三间铁皮房中

  深圳博物馆的孕育,缘起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经济建设也随之而来,开山炮震耳欲聋,推土机日夜轰鸣,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古迹“瑟瑟发抖”。

  也是8月,深南中路与上步路交叉口东北角荔枝林中,搭起了三间铁皮房工棚,里面住着的不是建筑工人,而是广东省文化厅派来支援深圳的文物工作队。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副队长莫稚等几个人就扎在这里。

  这个工棚有多简陋?如今站在深圳博物馆的现代化建筑前,是根本想象不到的。深博老馆长杨耀林在初创纪事里写道:“他们从邻近的市政府干部宿舍引来照明电,没有自来水,饮用井水。吃饭需坐2元钱的中巴来往于泥尘滚滚的‘深南小路’,到文化局饭堂(原新安酒家西侧)吃2元一顿的饭菜。晚上整理出土文物和做笔记到深夜,肚饥难忍,他们就拿着考古小铲到工棚背后挖番薯充饥。住宿地没有厕所,如厕就到荔枝林里用考古铲挖个坑掩埋了事……”

  那年中秋节,莫稚带着文化局的林为农,骑自行车考察东部大梅沙、小梅沙、大鹏沿岸。车还没有骑到,满月已挂在中天,二人实在累得不行,躺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林为农拿出包里的一个月饼,一人一半,就着军用壶里的凉水,望着明月,度过了一个中秋节。

  也就是在这片沙滩,发生了深圳历史上第一次考古挖掘。在小梅沙沙丘遗址上,“距地表2.4米、厚0.4米灰色黄色沙土的文化层中,出土了一件彩陶圈足盘,这件完整的彩陶器是广东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的精品。”

  之后的3个月里,考古队调查了蛇口、南头、深圳市区、福田、横岗、坪山公社、沙头角、盐田、葵涌、大鹏公社范围内的基建工地。最终发现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时代遗址13处;发掘了小梅沙、南头赤湾村、蛇口鹤地山遗址3处;清理战国墓1座、东晋墓1座、南朝墓3座、隋墓1座、唐墓1座、宋墓1座、元墓1座、明墓7座、清墓1座,采集到明、清土塘墓出土的陶瓷器、玉、银、铜等文物300多件。

  但其实,挖掘的过程是惊心动魄的。人们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用的是“抢救性发掘”这个词。深博前馆长叶杨1984年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加入了这支抢救队伍,他回忆说:“那时候,我们踏遍深圳每一个角落,漫山遍野去找遗址、找文物,在推土机到来之前把文物抢回来,把遗址划出来。我们用瘦弱的身躯去阻挡庞大的车队,用不怕死的神态去面对村民敌视的眼神和手中的锄头。烈日炎炎之下,我们忐忑不安地拼命挖掘,因为我们周围停着十几辆发动着的车辆,车里坐着各路人马,他们在盯着我们,看到底能不能挖出东西。”

  1981年春节,路过深圳戏院的人们发现门口多了一条“深圳市出土文物展览”的横幅,里面摆了300多件来自各个时期的文物,这正是莫稚带着一众文博同仁在深圳的考古所得。他们在文化局的主持下,花了100块钱向深圳戏院租下这100平米的场地,有了深圳的第一个考古实物展。人们赫然发现,原来年轻的深圳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故事。

  ▲深圳市第一个考古实物展现场。

  ▲小梅沙新石器时代遗址挖掘现场。

  ▲彩陶圈足盘:小梅沙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三、“黄牛嘴”变身为市中心

  这300多件文物是深圳博物馆的第一批馆藏,如今,那件小梅沙遗址挖掘的彩陶圈足盘就摆在新馆(历史民俗馆)“古代深圳”展厅最显眼的位置。其他的文物也分别展出于深圳博物馆老馆和新馆,或是收藏于库房中。

  深圳博物馆目前有4个馆,位于市民中心东区的是新馆,叫做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建成于2008年。深南中路旁的那个是老馆,叫做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另外还有位于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以及位于东门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但还是不容易分清,2020年底,老馆重修后开放,每次有采访,记者们都会一再确认,“是新馆还是老馆?”

  站在重修后的老馆门口,会有一种奇怪的感受,看起来挺新的,但拿起1988年开馆的老照片一看,“嘿,竟然一模一样。”

  李军告诉我,翻新重修的方案就是“修旧如旧”。

  1981年深圳博物馆成立后便开始选址,市领导选中了市中心一个叫做“黄牛嘴”的地方,这里是一处小山坡,原计划要建的深圳大酒店最终让步于文化建设。

  1983年,“深圳八大文化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电视台、体育馆、大剧院、科技馆和新闻文化中心)陆续投入施工。

  市领导提出要建设“20年不落后”的博物馆,为做好设计,团队先后赴上海、苏州、杭州、香港等地考察。最终,设计师周汇芬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小展厅找到了灵感,于是有了眼前这座外部是园林式,内部是螺旋式的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老馆共有13组32个可分可合的小展厅,从胶囊电梯上到四楼,自上而下、层层错落,依次观展,观众的疲劳感被极大减少,不知不觉即逛完四层展览。

  1988年11月,深圳博物馆落成,恒温恒湿空调、红外线报警、玻璃震碎报警、展厅全人工采光等,是当时国内最现代化的博物馆。它的位置也极为优越,西边是市委大院、南临深南大道、东侧是新闻文化中心、北面是荔枝公园。

  让我们把地图再扩展一些,时间的颗粒度再粗一点。你能看到,博物馆对面的巴登村,当年色彩迷离,因为与香港一河之隔,这里成为港货一条街。港台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融入,使这里最早成为深圳的酒楼、食肆、大排档、歌舞厅、休闲会所的集中地。

  向东跨过红岭路,是同为“八大文化设施”的深圳大剧院。在大剧院门口向东边仰头,就是8年后被誉为“亚洲第一摩天大楼”的地王大厦。地王大厦的对面是深圳金融中心,坐拥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保监会深圳保监办两大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保险机构,再加上1996年建成的深圳书城,妥妥的“金融+文化”格局。

  回到博物馆,向西一公里,则是华强北,1988年与深圳博物馆同时成立的还有深圳赛格电子市场,当时人们并不能想到,这里将成为“中国电子第一街”。

  可以说,就这么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深圳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每天都上演着改革开放的奇迹。

  ▲深圳博物馆老馆共有13组32个可分可合的小展厅。

  ▲东汉乘法口诀铭纹砖:南头红花园汉墓

  ▲褐彩开光牡丹纹梅瓶和青瓷碗:南头后海元墓出土

  ▲青瓷六系罐:南头粤海门大王山隋墓出土

  四、对外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

  走出老馆的主楼,后面有一座小楼,李军说:“当时住的是另外一栋楼,西门的一个小二楼,现在已拆除,改为观众服务用房。”

  这个小楼看似不起眼,却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综合部的罗旋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我,这栋小楼曾经分担了不少深圳博物馆的经营压力。

  最早,深圳博物馆是全额拨款单位,上世纪90年代有段时间改为了差额单位,有相当一部分经费需要自筹,他们将展场的三分之一用于基本陈列、三分之一引进展览、三分之一展销工艺品,史称“三三制”。1995年,罗旋加入深圳博物馆,作为经营部的一员,负责联系客户,“曾经还搞过机械设备展销,博物馆里摆上各种机械设备,现在想都不敢想。”

  后面的小楼除了作为博物馆的办公场地,还有一部分出租出去来换取一些租金。罗旋说:“市民中心建成之前,这里一度是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也是市民中心办事大厅的前身,20多个职能局都设立在这里,一站式办理业务。”

  这些经营项目为博物馆每年创收达300万至400万元不等,直到2005年政府全额拨款才停止经营业务。回忆往事,罗旋感慨道:“那时虽然压力很大,但是挺有挑战的。”

  2008年,深圳博物馆在市民中心东区的新馆建成开放,借着这个机会,招聘了一大批新员工。李军从北京大学新闻系硕士毕业,选聘到深圳博物馆办公室工作,也在这个小楼里工作借宿过几年。

  李军笑称:“刚来的时候就是写写材料,打打杂。”博物馆的工作一直被社会认为是一个清闲、专注的工作。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十年后,他接连参与的两个大型展览给他的人生带来如此难忘而深刻的记忆。

  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博物馆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许多寻常博物馆没有的作用。

  从1984年,深博就开始筹备当时全国第一个全面反映改革开放史题材的综合类常设展览“今日深圳”,到1990年“深圳特区经济十年成就展”,再到2008年“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先后接待了几任国家领导人和外国政要,成为深圳经济及改革开放成果的全面展示。

  201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在省、市的部署领导下,深圳博物馆参与建成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推出“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深圳的第一站,就是参观“大潮起珠江”展。

  作为策展成员,李军当时也在现场,我问他现在回想起来是什么感受,“是激动?自豪?”李军回答,“累,非常累。行军床就摆在两馆的办公区里,从6月进场布展到10月开展,大家都没有休息过。”

  成就感自然是不用说的,每次与其他城市博物馆交流的时候,聊起彼此在做的工作,“对比很强烈,像是来了个‘假’的博物馆”,李军笑着说。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圳,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还参观了深圳博物馆参与建设的“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这一回,李军又是策展团队的一员,那年10月4日,他发了一条朋友圈“谁是最可爱的人?”配图是凌晨还在展场的各个岗位上坚守的深博小伙伴。

  如今,“大潮起珠江”展览已成为社会各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建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外宣传介绍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经验的重要窗口。

  四年过去了,李军每次下班路过“大潮起珠江”的展馆,看到门口灯火通明、红彤彤的“大潮起珠江”大字,总会想起有位观众的留言,“走进展览,就像走入时空隧道,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年代。”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李岷

  记者:谢晨星

  制图:勾特

  编辑:叶辉

  #真实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