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看什么

飞信用户5亿,竟比微信早4年,如今却悄然陨落

  这两天黑马看到一个消息:

  和飞信业务将从 2022 年 9 月 30 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届时将无法登录及使用和飞信。

  如果时间回到12年前,没人会预想到飞信的命运如此凄惨。

  2007年,初代iPhone刚发布,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式开始。

  如今在我们看来有些“古板”的移动,是首批抓住移动互联网浪潮的企业之一,推出了飞信。

  而今天的社交巨头微信,走进大众视野那也是4年后的事情了。

  飞信,从诞生之初,就有一股革命的味道,这并不夸张。

  2007年,语音通话和短信是大众在手机上沟通的主要两个方式。

  早年间,语音通话和短信也是运营商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只要守着这两座“金矿”,日子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而移动率先革起了自己的命。

  只要是好友,就可以免费发送短信,飞信成为了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免费社交软件之一。

  背靠移动的庞大用户基数,用户数量一度达到了5亿。

  逢年过节,大家发的不是短信,而是飞信。

  这个时间点大概是2010年。

  2010年过去后,飞信迎来了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劲敌——微信。

  ‍它和微信开始正面竞争,但是飞信败得很快。

  想来也奇怪,如今不乏想挑战微信地位的社交软件,例如马桶MT、子弹短信、多闪等,但无一例外,它们皆已成为过往云烟。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一个已经被用户习惯的微信,无可匹敌。

  而当时坐拥诸多用户的飞信,理应也是被用户习惯的,为什么却还是被微信取代了呢?

  要说还是得怪飞信自己。

  刚诞生之初的微信,其功能也和飞信类似,按照剧情的发展,即便微信依靠QQ引流,但飞信起码也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其失败的背后还是因为限制太多。

  用飞信可以免费发短信,虽说是一个很大的痛点,但说来你们可能不相信,飞信在2012年之前都还只是一个专属于移动用户的聊天平台。

  直到2012年后,飞信才开放其他运营商用户注册。

  一开始的飞信,不是移动拿来打天下的社交平台,仅仅是移动为了圈住自己的用户群而搞的一个封闭式圈子。

  在微信这样的全平台社交App崛起后,短信也早已经成为了接收验证码的工具,免费短信的噱头已经吸引不了用户。

  飞信的没落,也在情理之中。

  诞生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的飞信,就像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缩影。

  移动互联网,总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各大平台承载着开放的互联网,却总以封闭为目的。

  壮大自身后,所有的流量都想掌握在自己手中,本应开放的互联网,成为了一座座信息封闭的孤岛。

  前不久之前的抖音、美团、微信、淘宝皆是如此,大家都在自己的圈子里玩。

  而飞信是倒霉的,在于它出自于移动这样的运营商,而运营商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另外的运营商。

  如果说如今的微信、抖音也是诞生于运营商手中,其结局或许不会比飞信好多少。

  只是他们恰好不是诞生于运营商,所以他们能够无所顾忌地支持所有运营商用户注册。

  命运的终点,或许在起点之时就已经默默地决定好了,只是当时没人能想得到。

  2016年,中国移动宣布短信转飞信业务下线,飞信被更名为“和飞信”,“和飞信”上线以后开始了从即时通讯工具转向企业服务平台转型的尝试。

  移动也狠砸8000万,试图换一条赛道复活飞信。

  然而时至今日的结局,我们也看到了,今年9月30日后,和飞信也要停止业务,彻底宣告了飞信的终结。

  飞信的结局,令人唏嘘。

  不过这可能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造就的,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是永远的强者,如果不能够改变,只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那么迟早有一天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而很快,就会有另一家接替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