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蛋龙:被冤枉70年的恐龙好爸妈
图注:孵蛋中的窃蛋龙,作者:儒略·斯托尼
我们对于恐龙的认识依靠着古生物学家的发现和研究,本着是人就会犯错的原则,古生物学家们在过往的研究中也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其中最冤屈的莫过于著名的窃蛋龙啦,窃蛋龙到底冤在哪儿?
图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的蒙古探险,图片来自网络
20世纪20年代,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了寻找人类进化的线索,派遣了一支考察队深入亚洲中部寻找化石,这就是著名的中亚考察团。考察团的团长是有“恐龙牛仔”之称的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在他的率领下,队伍于1922年从北京(当时称为北平)出发,经过今天的河北省和内蒙古省,一路深入蒙古国的戈壁沙漠之中(当时的蒙古还属于中国)。
1923年夏天,中亚考察团到达了位于蒙古国境内的巴音扎达盆地,在这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还有恐龙蛋化石。在一个恐龙巢穴中,人们找到了一具头骨碎裂的化石和周围的蛋化石,这些化石最后被收集装箱运回美国。
图注:最早发现的破碎的窃蛋龙头骨,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图注:窃蛋龙的命名者奥斯本,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当化石被送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后,著名古生物学家奥斯本经过研究认为头骨破碎的化石属于一种兽脚类恐龙,这只恐龙在进入原角龙巢穴偷蛋的时候被原角龙发现,然后就被原角龙踩碎了脑袋,这是偷蛋贼应有的下场。奥斯本在1924年将这种偷蛋的恐龙命名为窃蛋龙(Oviraptor),意思是“偷蛋的盗贼”。
图注:偷蛋中的窃蛋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保存在蛋壳内的窃蛋龙胚胎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带着“窃蛋龙”这个名字,它在被命名之后的70年里都被认为是专门偷蛋的恐龙。1993年,古生物学家马克·罗维尔来到蒙古,他在曾经被认为属于原角龙的蛋化石中发现了窃蛋龙的胚胎,原来这些蛋属于窃蛋龙而不是原角龙。罗维尔的发现让一切真相大白,原来70年前发现的窃蛋龙化石是死在自己的巢穴之中,它很可能是在保护自己的蛋时被入侵者踩碎了脑袋。
图注:保存了孵蛋姿态的葬火龙化石,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2001年,古生物学家命名另一种发现于蒙古的窃蛋龙类——葬火龙(Citipati),这种恐龙的化石竟然保持了趴在巢穴上孵蛋的姿势,这进一步证明了窃蛋龙会保护自己的巢穴和蛋。尽管我们知道了窃蛋龙其实是具有献身精神的好爸妈,但是由于生物命名法则的规定,窃蛋龙的名字无法更改,所以它还要继续带着这个名不副实的称呼!
图注:窃蛋龙的骨骼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窃蛋龙是体型并不大,其体长约2米,身高1米,体重不足50千克。由于身上长有羽毛,所以它们的外形看上去很像大火鸡。
图注:窃蛋龙的头骨,其无齿的角质喙非常明显,图片来自网络
窃蛋龙的脑袋较大,长有一对大眼睛,在脑袋上面有一个隆起的骨质头冠,这很可能具有性别辨识功能。窃蛋龙的嘴巴类似鹦鹉,是坚硬的角质喙,其嘴巴中并没有牙齿。在窃蛋龙的脑袋后面是弯曲的脖子,脖子连接着偏瘦的身体。与大部分恐龙不同,窃蛋龙的尾巴很短,并没有其他恐龙那种长尾巴。与瘦身体和短尾巴相比,窃蛋龙的四肢长而健壮,它们以肌肉发达的后肢行走的奔跑,长着灵活爪子的前肢则用于战斗或者觅食等。
图注:长有羽毛、姿态优雅的窃蛋龙,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我们并没有发现窃蛋龙长有羽毛的直接证据,但是它的亲戚们是长有羽毛。据此推理,窃蛋龙也应该是长有羽毛的。
图注:窃蛋龙生存时代的蒙古,伶盗龙正在猎杀原角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伶盗龙头骨,它们是窃蛋龙最需要防备的敌人,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窃蛋龙生存于距今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当时的蒙古并不像今天这么荒凉干燥,陆地上覆盖着大片的森林,还有湖泊和河流。与窃蛋龙生活在一起的恐龙有同属于窃蛋龙类的可汗龙、葬火龙,也是食肉的伶盗龙、戈壁猎龙、特暴龙,还有食植物的绘龙、原角龙、近鸭嘴龙等。窃蛋龙既不属于植食性恐龙,也不属于肉食性恐龙,它属于杂食动物,其食谱中有植物也有动物。
图注:在博物馆中展示的属于窃蛋龙的蛋,可以看到这些蛋呈长圆形,以环形整齐排列着,图片来自网络
窃蛋龙是白垩纪的好爸妈,它们在产卵前会用泥土筑起一个直径约1.5米的盆装巢穴。窃蛋龙会在巢穴底部垫上柔软的树叶,然后将蛋整齐的产在巢穴中。为了保证蛋能够正常孵化,窃蛋龙会张开双臂蹲卧在巢穴之上,为孩子们遮风挡雨。
图注:窃蛋龙的复原模型,可以看到它们巢穴的样子以及蛋的排列方式,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被长期误解,但窃蛋龙是负责任的父母,它们宁愿为保护巢穴献出生命也不退缩半步,这种伟大的母爱穿越千百万年感动着今天的我们!
参考资料:
1.Osborn, H.F. (1924). “Three new Theropoda, Protoceratops zone, centralMongolia.”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144: 12 pages, 8 figs.;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11.7.1924).
2.Dong and Currie, P. (1996). “On the discovery of an oviraptorid skeleton on a nest of eggs at Bayan Mandahu, Inner Mongoli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33: 631-636.
3.Paul, G.S. (2002). Dinosaurs of the Air: The Evolution and Loss of Flight in Dinosaurs and Bird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