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宁
“紧跟潮流,追星前线,欢迎收看今天的潮流前线。我是你们的主持人,小新。今天,也请和小新一起来关注一下最新娱乐新闻:
惊!某国内知名娱乐节目快乐大饼营竟公然抄袭防弹少年团亲手设计的卡通形象BT21!来跟随小新的脚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起因于快乐大本营IP大饼营官博于11月21日发布的一条带有节目花絮的微博,其中介绍了几个快乐大本营所推出的同名IP卡通人物“快快、乐乐、大大、饼饼、音音”。
但却引起了韩国组合——防弹少年团粉丝们的强烈抗议。原因不多说,各位看官请观察以下几组对比图:
图一上为“大饼营”卡通人物,下为BT21卡通形象;图二为人物形象对比
BT21是防弹少年团成员们亲手设计、一一对应的卡通形象。通过大饼营与其对比,不能说是一模一样,但其中几个形象却存在着“孪生兄弟”般的相似程度。不管是站位、体态还是细节之处的五官、神情,彷佛出于一位画家之手。
再来看看下面这几组图片:
小声评论:是啊,同一个地球,同样用胶带纸贴起来,算不算抄呢?(微笑)
对比一下场景,我只想用一张表清包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无缝裁缝手,揪个嘴巴,扯个鼻子,安放一个差不多的场景,不需要绞尽脑汁想创意,只需要你胆大心细敢copy,创造个平行世界都不是问题。
好,就算真如设计师说得那样“没有抄袭,是自己的心血之作”。撇开抄袭是否实锤这个问题,当事人的态度也令人不甚满意:
大饼营的诞生或许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但节目组无视、甩锅以及设计师的无赖、答非所问就让人很迷惑了:
因为禁韩没看过,所以不存在接触性;因为设计元素本来就有,所以谁抄谁还不一定呢;因为动画所使用的稿纸相同,所以撞了背景图是软件的错;因为是粉丝提出而不是本人提出的质疑,所以“关你毛事”。
这位“作者”法律学得很好,对著作权侵权的要件一清二楚,撇清接触性原则和实质性相似之后,还不忘向饭圈扣了个黑帽子。
试问,这与乌合之众有何差别,这与只会说键盘语的键盘侠又有何差别?
联想起之前电影《少年的你》原著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融梗事件,人在日本的东野圭吾可以说是“躺着也中枪”了。
事情刚被揭露时,玖月晞扮演无辜、死不认账,导演曾国祥模棱两可、闪烁其词。无非是倚赖着票房已经拿到了,钱已经赚到手了,并且被抄袭的作者耳不能顺风目不能千里,才这样有恃无恐,将“融梗”花言巧语装扮成“借鉴”,将相似的情节解释为自己的灵感迸发、生活经历得出。
奈何热度太大,真的传到了推特和脸书上,有传言称日本方面将会提起诉讼维护著作权,玖月晞等一众人便噤了声,如不敢在白日出行的蝙蝠一样,缩回了自己满载着偷窃果实的巢穴。
不仅是国内抄袭国外,国外扰乱国内品牌专利市场环境的事件也常有发生。
比如2015年,美国专利机构Blue Spike在美国起诉了小米。作为美国臭名昭著的“专利海盗”,Blue Spike曾经两周之内在美国接连提起45次专利侵权诉讼。这次起诉的诉因是小米侵犯了它的某一项专利。
2016年,另一家“海盗”Uniloc在美国接连起诉华为和腾讯,声称华为手机上的APP以及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均侵犯了其多项专利。
尽管这几次诉讼都以中国企业的胜利告终,但是为了应对诉讼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还有在这期间消费者的不信任度,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致命但足以造成伤害的打击。
讲到这里,跨国维权真有那么难么?
是啊,真的很难。
第一,距离远。不利于案件的证据搜集以及调查。一拖再拖,到最后案件只得变成烂尾楼。
第二,耗费多。跨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双方都是“大”企业。这个“大”可能是指公司规模,也可以是指企业的名声。因为一件影响不大的侵权案件便投入大概率覆水难收的成本,不如“忍气吞声”再创作新产品,这所花费的时间可能都要短于诉讼的时间。
第三,跨国维权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既要顾及合法性,又要顾及在国际上的“面子”,那这标准自然就有所偏颇了。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同国家国情、社会现实不同,法律制度也相差甚远。核心争议:适用哪一国的法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一方都想为自己争取自我的最大权益,争执不下是一个大问题。就算提起诉讼,进行判决,判决结果已然作出,对方是否接受又是一个大问题。
且由于当下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内部双边、多边、区域性各要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与统一性,实体规则和执法机制不一致。跨国维权也容易走着走着便进入死胡同。
于此,仅凭一腔热血维护正义之心,就显得更加苍白无力了。在这个快乐可以复制的时代,这个快乐无国界、无时空限制的时代,抄袭的脚越发大胆接近了法律的空白之地。
来源:新知产
参考文献:
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碎片化”,刘颖,暨南大学法学院。
图片来源:
@微博:咕噜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