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错误的自我归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一种现象:有些朋友对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甚至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反应极为敏感,这些反应有时会让他们感到极度困扰,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例如,他们可能期待朋友圈的一条动态能获得20个赞,但最终只得到了三五个,这可能会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都感到不快乐。
如果他们分享的是带孩子出去玩的照片,他们可能会开始胡思乱想,担心别人会认为他们去的地方不够好,或者认为他们在炫耀,甚至觉得他们在故意晒娃。
总之,他们会陷入无尽的负面思考中,而不会考虑到可能只是别人恰好在忙,或者对分享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他们的注意力被其他突发事件吸引。
在咨询过程中,我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因为别人的一些反应而感到痛苦。
这里存在一个心理陷阱:他们习惯于错误的归因方式,用他人的反应来惩罚自己,把所有负面的反应都归咎于自己的不足,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做错了事情,从而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
这种“一切都是我的错”的归因逻辑可能源于我们内心对关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的自我价值感较低,对自己的认同不够时,我们对他人的关注需求就会特别高。
如果得不到关注,就可能会因为外界的一点小事而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归因,是因为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如果我们认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那么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很特别,与众不同。这种“我很特别”的感觉,无论是基于自我感觉糟糕还是自我感觉优秀,都是一种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的心态。
自卑和自恋在心理学上其实是一体两面,它们背后的心理动力和模式可能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我有一位自卑的朋友,他非常在意别人的眼神,甚至到了强迫症的程度。
在单位遇到同事时,如果对方没有注意到他,他就会立刻感到被忽视,产生羞耻感,内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他会开始各种负面的自我揣测,比如对方是不是故意无视他,他是不是做了什么让对方不满的事情。
很快,他就会得出结论,认为自己在对方心中一定很差劲。
这种归因方式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前提:他必须认为他遇到的同事不会这样对待其他人,而只是针对他。
因为如果这个同事对所有人都是如此,那就不能说明我这位朋友有问题。
如果这个同事本身就有社交障碍,或者他是个近视眼,或者当时他正在想别的事情而心不在焉,那么就不能将责任归咎于我的朋友。
但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特别,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认为全世界都在关注和评判自己时,他在潜意识里就会自动排除其他所有可能的解释。
还有一位来访者情况类似,他内心深感自卑,害怕与人发生冲突。他在教育部门工作,向我倾诉他的领导对他极其不公,他在咨询中分享了许多令他痛苦的例子,并分析了领导对他不公的可能原因。
听起来,他的领导确实似乎不讲理且过分。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批判这位领导之前,其他同事对这位领导的看法如何?
他似乎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告诉我,之前有位同事离职时曾表示,终于不必再面对这位领导了。
他还提到,单位里的其他人也觉得这位领导性格上有些问题,难以相处,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
我在咨询中的直觉反应也告诉他,我感觉到这位领导对所有人都这样,而不是只对他这样。
我想通过这个例子揭示一种心理现象:人们有时会错误地将所有问题归咎于自己,认为别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这种归因方式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心理获益——感觉自己很特别。这种特别感可能源自童年时期被父母忽视的经历,他们可能在无意识中通过痛苦的方式,去体验自己比别人更重要的感觉。
在感情关系中,有些人总是喜欢戏剧化地处理事情,无法忍受平淡的感情生活。如果他们不能证明自己被特别爱,他们就可能去证明自己被特别不爱。
他们用这种痛苦去证明自己的重要性,让自己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受害者。
如果深入分析,人们有时错误地将事件归咎于自己,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和独立性。
例如,当你发送微信给某人并期待回复,而对方未回应时,你可能会立即认为这是因为对方对你有负面看法。然而,你可能没有考虑到,对方可能正因为与配偶的争吵、孩子的作业或其他紧迫问题而分心,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他们未能回复。
这种倾向可能会让人忽视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错误地认为自己是问题的根源,从而陷入自我否定。有些人可能总是感觉自己处于他人的评判之下,过分在意他人的目光,这容易导致情绪低落。
我们都曾经历过青春期,那时我们感到自己独一无二,这种特殊感有时会让我们感到不自在,甚至害羞,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总是受到关注。
随着成年,大多数人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普通人,不再是过度关注的对象。
但有些人仍然受到这种困扰,他们需要认识到,自己可能过分看重自己在他人生活中的地位。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而且很快就会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要摆脱这种错误的自我归因习惯,首先需要认识到你在别人生活中并不是那么重要,别人不会总是评判你。
其次,需要提升自我价值感,巩固对自己的正面认知,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评价中。虽然这可能需要时间和努力来重塑和稳定积极的自我形象,但这是值得追求的目标。
学会对自己说“这不是我的错”,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感,是摆脱自我否定的重要步骤。
更多内容,已经放在了《用的上的心理疗愈课》,评论区回复“试听”,领取试听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