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星座现在的年轻人肯定非常熟悉,甚至已经成为了每个年轻人的标签,然而星座并不是西方独有,我国古代也有自己的星座,古人称之为十二星次。
星次,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星辰的一种划分方式。中国古代为了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星次”。
十二星次的划分最早是为了指引帝王分封疆土。按照24节气的先后顺序,12星次与之相应对照,分别为星纪、玄枵[xuán xiāo]、娵訾[jū zī]、降娄[jiàng lóu]、大梁、实沈、鹑首[chún shǒu]、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星次象征
星纪(大雪—冬至):根基
玄枵(小寒—大寒):种子
娵訾(立春—雨水):植物的核
降娄(惊蛰—春分):植物的茎
大梁(清明—谷雨):结实
实沈(立夏—小满):植物的枝条
鹑首(芒种—夏至):宁静
鹑火(小暑—大暑):不死鸟的心脏
鹑尾(立秋—处暑):生长在大地中的根
寿星(白露—秋分):拥有福寿
大火(寒露—霜降):早晨温暖的阳光
析木(立冬—小雪):拦截天河的木栅
在东方占星学中,黄道12星次是人类十二天性的代名词,一个人出生时,各星次落入黄道上的位置,说明了一个人的先天性格及天赋。黄道12星次象征心理层面,反映出一个人行为的表现的方式。星次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星次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逐渐演变和发展,并与其他天文概念和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它不仅在天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虽然天文学已经有了更精确的观测和理论,但十二星次仍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人们所熟知和传承。它提醒着我们对天空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和智慧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