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看什么

林銮渡:勇闯香料之门,宝藏等你来寻!

  开栏语

  石狮是一座洋溢青春气息,活力迸发,充满故事的城市。相传,千年之前这里出了一位宰相“狮千岁”。他草根出身,诚实守信,即使在担任宰相后,也初心不改,始终践行着对善的信仰。每月农历初一,“狮千岁”都会到凤里庵与百姓交谈,聆听他们的需求,并一一记下。对于百姓的合理请求,他从不含糊,民有所呼,必有所应。久而久之,“狮千岁”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一天,“狮千岁”在与百姓会面时,突然化身成一头石狮子,永远地伫立于凤里庵前。而后,“石狮”这个地名就在民间传开,并被世代传承下来。

  泉州晚报从今日起开创《狮游记》栏目,以地标、老街、建筑、风味、殊俗、亲缘等为主线,通过穿越而来的“狮千岁”的足迹,去丈量石狮这座城市的千年历史变迁,领悟爱拼敢赢精神的实质,感受城市恒久的向上力量。

  各位看官,你们好呀!我是“狮千岁”。别看我胡子一大把了,还戴个帽衫,可我不是怪叔叔,我的胡须与人格一样刚正、挺拔。今天就由我带大家去石狮蚶江镇,逛逛古老的林銮渡吧。 (“狮千岁”人物纯属虚构)
林銮渡:勇闯香料之门,宝藏等你来寻!
  林銮渡

  只要“够胆”,来这里就能打开通往香料宝藏的海门

  2024年端午节,石狮市蚶江镇迎来一场盛大的节日——第18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今年的海上泼水节,除了常规的龙舟邀请赛、海上泼水、海上捉鸭等活动,还举办了海滩泼水,让更多游客参与泼水祈福活动。

  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

  蚶江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海口;明清时期,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开通对渡航线,两地之间船来人往、互通有无。在今天的蚶江镇石湖半岛上还有一处泉州世遗文化景点——林銮渡。

  林銮渡,始建于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是一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码头,也是石狮最早与东南亚建立商贸往来的码头。它修建于一群巨大的焦褐色礁盘之上,原始的礁体布满下凹的步踏痕迹以及栓缆孔,这是艄公纤夫日月劳作留下的年茧。码头的另一端有渡口引堤,将码头与陆地紧密联系在一起。透过时间的滚滚卷轴,我们发现渡头开放、和平、进取的历史基调。

  码头的另一端有渡口引堤(通济桥),将码头与陆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林銮渡之所以名闻天下,并非因为它的建造方式,而是因为它最早的建造者——林銮。所谓历史的智慧,往往就隐藏在各种异想天开间。唐人林銮,一位出生在晋江东石航海世家的小伙子,有一天逛到蚶江石湖半岛的海边,看着澎湃的海潮,突然按下了创新思维的“快进键”——他想在晋江与渤泥之间建立一条商贸航线。

  再借亭

  当时的渤泥(也称浡泥),是远在东南亚加里曼丹岛北部的一个古国,与石湖远隔重洋。去渤泥,就要驾船穿越南洋的万千暗礁险滩以及诡谲难测的海上风暴,这在航海经验尚不丰富的唐代,等同于签下随时可能搭上性命的“契约”。但骨子里涌动着闽南人创业渴望和拼搏精神的林銮顾不了许多,他着手造海舶、雇船工,购入丝绸、瓷器等物,雄心勃勃地扬帆南下,史称“试舟浡泥”。

林銮渡:勇闯香料之门,宝藏等你来寻!  没想到,林銮的这一“试”,竟试出了一条生生不息的“财富之路”。船队抵达渤泥后,以丝绸、瓷器等换回香料,收获巨额利润。很多闽南人闻讯也纷纷加入海上贸易队伍,一艘艘竞发的海船,像一张张犁,在蓝色海田上来回耕耘,人们在付出艰辛努力后,使得这条通往渤泥的航线成了东南亚香料贸易的黄金航线。为拓展对外贸易,林銮后来斥巨资在沿海修造了7座石塔,作为引航塔。同时,在石湖设置码头,方便货物就近集散。人们为了纪念航海家林銮,便将这片码头称为“林銮渡”。

  林銮古渡一角

  胡椒、香茅、黄姜、肉豆蔻、咖喱……这些来自异域的香料,早就是现代人餐桌上习以为常的调味品了。它们天生有一种喧哗欲和燃烧感,对食物口感上具有的煽情效应,往往能让食客心旌摇荡。可谁又会想到,这样的香料,与如今云淡风轻的林銮渡,竟有着这般缘分。这缘分的前面,想来应是配得上“神奇”二字的。

  海茫茫,云荡荡,云帆高张,牵星过洋。曾孕育过无数海外贸易传奇故事的林銮渡,自身最终也成了传奇。 □融媒体记者李心雨 通讯员陈伟长 吴嵘彦 杨遥 文/图

  责任编辑:黄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