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看什么

如何成为不令孩子扫兴的父母,摆脱热搜尴尬?

  最近,“为什么有些父母一开口就扫兴”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记者采访部分学生后发现,孩子眼中的父母果然是各有各的扫兴,比如,有的孩子想和同学踢球却遭父母数落,有的孩子精心策划的派对因父母不允许化为乌有,还有的孩子怕被父母质疑不敢分享朋友圈……

  为什么家长总扫孩子的兴?初中学生家长胡一峰反思后觉得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孩子说的内容自己不了解;

  一种是自己提的要求不符合孩子的自我“设计”;

  一种是孩子的诉求得不到自己的响应。

  胡先生说,当孩子因为他的扫兴而抱怨甚至发脾气,他有时难以克制自己,从解释说理变为和孩子大吵。不过,生气过后静心思之,他又觉得父母扫子女的兴,既是代沟的必然表现,也是家长履职使然,无需害怕和焦虑,也不能因为怕子女的扫兴而听之任之、一味溺爱,否则,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益。当然,“扫兴”不能变成“扫志”,如果因为长期对子女诉求不响应、不支持,而压抑了他们的志趣,甚至损害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导致他们变得悲观消极乃至“佛系”“躺平”,那就不可取了。
如何成为不令孩子扫兴的父母,摆脱热搜尴尬?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给父母买礼物,不再愿意和他们坐下来好好交流?

  可能是刚上班的第一年在父亲节那天,我满心欢喜买了一个蛋糕带回去,谁知爸爸看到蛋糕后,却大发脾气,骂我乱花钱,买这个蛋糕有啥用,你听话比啥都强等等各种难听的话,然后还把蛋糕砸了。

  看到这一幕整个人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想给爸爸庆祝父亲的好心情荡然无存。以后不敢给家里长辈买礼物,因为会泼冷水,买了各种不好,不喜欢,浪费钱,不敢带家里长辈吃美食,因为除了饭菜,他们各种吃不惯,不好吃,不健康。

  看着这位网友的文字,我就觉得很窒息。明明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就算父母不想让孩子乱花钱,但在当下那幸福的时刻,先享用了之后再找个理由给孩子讲道理,大部分孩子也是能接受能理解的。

  可是很多父母就是爱给孩子泼冷水,好像打击孩子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一样,这样的父母最擅长破坏气氛了,俗称扫兴。不要做扫兴的父母,不仅破坏亲子关系,还会让孩子自卑深入骨髓。

  当孩子高兴的想和父母分享某些礼物和心情时,是对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孩子想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和父母分享,也是借此机会和父母拉近关系。

  当孩子释放爱意的时候,父母接受就是了。偶尔的一次零食吃又吃不坏,在非原则的问题上和孩子一起玩玩闹闹又如何?当父母正面接受孩子表达的爱意了,孩子也会觉得父母是尊重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就真的能像朋友一样,没有隔阂的交流,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没有叛逆期,和父母一直都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但是有些扫兴的父母,当孩子开心的给他们点了一杯奶茶,而奶茶已经送到手里了,他们还很嫌弃,说有毒有毒,我不喝,顺带再唠叨批评孩子几句。生活中不管孩子给他们置办吃穿用度任何方面,他们永远都是这不好,那不行,不值得还有各种骂。孩子得到的永远都是嫌弃,本来是开心的事情,最后生不完的气。

  不光是吃穿用度方面,还有精神层面。扫兴的父母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开心和成就,只会挑毛病,泼冷水。这样的父母只会让孩子远离,孩子很难真正和父母交心沟通,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糟糕。

  扫兴的父母就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见身边美丽的风景。只盯着缺点和瑕疵,比如孩子回家高兴地告诉父母,和别的小朋友踢球赢了。那些扫兴的父母看不到孩子赢球的兴奋和成就感,就会说,这有啥高兴的,整天就干些没用的事情,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

  孩子本来满心欢喜,被父母这样一说。他们会觉得自己辛苦赢得的比赛毫无意义,自己怎么做好像都是错的。孩子从父母听到的都是打击,贬低,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慢慢的导致自卑深入骨髓。

  明明气氛正好,却因为某个父母的一句话让整个场景瞬间变得尴尬而沉重。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一、扫兴的瞬间:痛苦的普遍体验

  对许多人来说,与父母的交流常常伴随着复杂的情感,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代际差异,也让这种交流尽显困难。在许多场合,当我们与朋友、伴侣或其他亲人分享愉悦的时刻时,父母有时却会不合时宜地打断,带来扫兴的感觉。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如何成为不令孩子扫兴的父母,摆脱热搜尴尬?  根据心理学研究,这种扫兴感常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代际认知差异:父母成长时的时代背景与观念,与现代青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在他们的眼中,某些言论可能显得十分合理,但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往往会感觉荒谬或者不适宜。

  过度保护的心理:许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常常会对他们的生活进行评判与干预,在此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表达了负面的情绪,造成孩子的情绪低落。

  沟通技巧匮乏:有些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不善于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进行交流。相反,他们的用词往往直白、尖锐,让人觉得严肃甚至刺耳。

  对此,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员白玉萍认为,每个成年人都是长大了的孩子,或者说,每个成年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未曾真正长大、未曾被安抚好的小孩,心理学称之为——“内在小孩”。虽已养育子女,但家长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过“期望受到挫折”“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他们自动地把紧张和焦虑投射给孩子,批评、否定成为他们教育孩子习惯性的表达方式,认为这样做才是对的。从心理动力的角度来分析,家长需要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学会自我审视,超越并转化自身情绪。当家长接纳和理解了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减少对孩子的控制,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和欣赏,也就能进阶为“不扫兴的父母”了。

  想解决不扫兴的问题,白玉萍建议,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学会不把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要学会接纳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要学会营造正能量氛围。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周围的人和环境对自身的巨大影响。和负能量的人相处得越久,就越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牢骚满腹、暴躁易怒。而如果你身边有一些豁达乐观之人,他们给你包容和信任,让你品尝春风化雨般的被关爱的感觉,获得坚强有力的支撑,你内在的哀伤和戾气减少,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温柔慈爱。与其抱怨黑暗,不如去点燃一支蜡烛。家长遇事要多看正向美好的一面,少说直至不说消极的语言,多说表扬的、欣赏的、鼓励的积极语言。例如,“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谢谢你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爸爸妈妈感到你一直在进步”“我们会用全力支持你”……同时,家长要付出努力改变,有意识地营造正能量氛围,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当孩子耳濡目染了家长的变化,对家长的亲近和信任也会增强。

  缓解“父母一开口就扫兴”的现象,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策略: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一种自由交流的环境,使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而父母也要注意倾听,而非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共同参与有趣的活动:通过一起参与游戏、旅游等以增加互动,让父母与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然沟通,有助于减少尴尬的情境。

  学习有效的交流技巧:父母可以通过阅读、参加讲座等方式学习一些沟通和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世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来源:本文素材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小屁孩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母爱好时光》热线:0451-82898800编 辑:雨珊审 核:崔英终 审:凯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