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27日的新闻报道,中央领导再次强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科技强国的利器,也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国之重器。那么以下9大“国之重器”,你全都知道吗?
1. FAST中国天眼
全称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主要用于观测和发现宇宙中的中性氢、脉冲星,乃至探寻地外文明信号。截至2024年11月,FAST已发现脉冲星数数量超过1000颗,这一数量超过了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2. 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主要用于高能物理和同步辐射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τ轻子质量测量、发现新粒子X(1835)、强子反应截面精确测量、粲物理研究等。
3.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2002年开始服役。主要用于深海科考、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曾经在2012年7月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今年8月份也完成了西太平洋海域的航次首潜及第300次下潜。
4. 阿秒激光设施
有两座,分别坐落在东莞松山湖和西安科学城,目前还没建成,预计2029年完工。阿秒激光设施主要帮助研究电子动力学。阿秒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够掌握的最短时间单位,1阿秒相当于10的负18次秒。借助阿秒激光可探测飞秒激光(1飞秒=10-15秒)难以观测到的分子内部电子运动,有助于推动高速光电器件、超导材料、光伏发电、光合作用等领域的探索。202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阿秒激光领域的科学家。
5.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今年的11月17日正式入列,主要用于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可燃冰”勘查试采、探索地球的气候演化、地球动力学等。该船最强的能力是能够进行11000米超深水钻探,“打穿地壳”的科学梦想将成为现实。
6.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
今年11月建成。主要用于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等,对研究地球中微子、新物理寻找、超新星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虽然该设施刚建成尚未有研究成果,但标志着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从起步到跨越的转变。
7. 人造太阳核聚变实验装置
大名: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位于合肥科学岛,于2007年建成运行。该装置主要探索核聚变能源应用,2023年4月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2017年101秒的世界纪录,让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8. 中国散裂中子源
位于东莞松山湖,2018年投入使用。散裂中子源是一种“超级显微镜”,通过高能粒子撞击重金属靶体,用散裂出大量的中子作为“探针”,探究物质材料的内部微观结构和运动。对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帮助。
9. 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
位于天津大学,今年11月正式投入运行,该设施是世界上台面尺寸和载重量最大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和世界首套可移动水下振动台台阵,可以真实复现人类记录的所有地震活动,并观测、分析工程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为保障重大工程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为咱妈的科研实力由衷感到自豪!今天的知识点分享就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