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在空中称霸了1.6亿年,明明可以飞行,为什么还是没有逃过恐龙大灭绝?它的灭绝恰恰是生物适应能力过强、进化速度过快的结果。
翼龙起源于约2.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绝灭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曾执掌空中霸权1.6亿年之久! 1784年,意大利古生物学家科利尼在德国发现第一块翼龙化石时,震撼于这种动物体型如此庞大,却长有用于飞行的翅膀,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给它分类。
直到1801年,法国著名的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才鉴定它为翼手龙,归于爬行动物。不过翼龙并非恐龙的亲戚,科学家推测它可能是由一种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经过漫长的进化,它的第五指退化,第四指不断加长变粗,达到了其他手指的20倍长,与前肢共同支撑并连接着身体侧面和后肢的膜,形成了能够飞行的像鸟类翅膀一样的翼膜。
但是翼龙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反而像蝙蝠一样全身光秃秃的。翼膜是皮状的,非常薄并且柔软,翼膜内没有骨骼支撑,只有纤维分布,翼龙就是靠这样的皮膜在天空中滑翔的。
值得注意的是,它可能是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飞行生物。体型最大的风神翼龙翅膀张开可达11米,堪比一架小型飞机,站在地上有8米高,与现在的长颈鹿差不多。不过,长颈鹿的体重有700kg,但风神翼龙只有270kg。
风神翼龙想要飞行,只能像鸟类一样出现中空的骨骼,并且让自己的身躯变得十分瘦削,这也是情理之中的。翼龙没什么奔跑能力,无法靠助跑获得升力。但是它有巨大的翼和强健的胸肌,就像巨大的风筝被人猛地一拉,翼龙只要展开巨大的翼,振翅一挥即可飞离地面。
值得注意的是,风神翼龙是翼龙家族的最后一支,它的前几代曾有小体型的翼龙存在。然而它们在与“会飞的恐龙”——小盗龙的竞争中完败,因为这些飞行恐龙长有羽毛,体型更小,更精密耐用,以至于逼迫着翼龙走向了巨大化的道路。
小盗龙
应该说,巨大化给翼龙带来了辉煌的霸主时代,但是最终它们在恐龙大灭绝中被埋入了地层。会飞从来不是逃过灭绝的法宝,如果你看过澳洲大火就会发现,飞行对于躲避天灾并没有优势,反而是劣势。因为飞行者大多数是夜盲,飞行还需要高能量食物支撑,存活难度是很大的。
从辽西翼龙化石区发掘的化石显示,它们在死前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如郝氏翼龙,它的身体紧紧卷曲在一起,嘴里还咬着自己的翅膀。有关专家说,它们可能死于频繁的火山爆发,浓厚的火山灰和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其窒息而死。
郝氏翼龙化石
而在天山哈密的翼龙化石区,专家则提出了连续不断的巨大风暴最终导致了翼龙的灭绝。然而在这些大灭绝下,会飞的恐龙虽然也损失惨重,却并未完全灭绝,它们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鸟类。
为什么体型巨大化既能让翼龙成为称霸天空的王者,又让它们无法在大灭绝时代延续下去呢?实际上,体型巨大化让它们没有天敌,可以辗转在各个岛屿之间捕猎,在稳定的环境下会一直延续霸主地位,就像老虎一样。
但是这种过快适应环境并成为时代顶尖生物的进化,也让它们走进了“船大难掉头”的窘境,并且一直在巨大化的道路上停不下来。这使得翼龙要生存下去,食物成本提高、飞行成本提高。
翼龙巨大的体形与没有牙齿的特性注定了一定得有大量的肉食供应,气候要温暖且地面要开阔,还得有稳定的大风便于原地起飞。在这个生态位上没有其它动物能与翼龙竞争,但也由于条件越来越苛刻,一旦这个生态位消失,那它们也会消失得比谁都快。
对于这类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适应能力强,但是容错率很低。适应能力强指的是适应一个时代的能力强,但是也同时让它们因为过于适应这个时代,而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和下一个时代。
所以当雨林拔地而起,风力受到阻挡后,小型的鸟类可以通过羽毛实现原地起飞,而翼龙却做不到了,而且在它们进化完成和适应新时代之前久灭绝了。
与翼龙相似的就是蝙蝠,它们只能生活在黑暗中,强光和曝晒会让他们的皮膜迅速开裂,没有羽毛也不适合在寒冷环境中生存,因而只有洞穴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每日创作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