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冶子是传说中的中国春秋末年越国铸剑匠师。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先是吴国攻破楚国,后吴越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剑”),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仿古湛卢剑
汉·袁康《越绝书·卷十一·外传记宝剑》记载欧冶子曾为越王铸作铜剑五柄,“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欧冶子铸的剑以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湛卢是有越王命欧冶子制造的。春秋时期,允常命令欧冶子铸剑,欧冶子带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和女婿干将,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们见到松溪的湛卢山清幽树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3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之剑。在古代,“湛”字有澄清、明亮、厚重、喜乐、深湛的意思;“卢”字有着纯黑、瞳仁、猎犬,最大胜利的涵义。由此,二字组合起来,大致的意思是明亮的眼睛,厚重的纯黑,可爱的猎犬,战无不胜的黑色胜利。作为战斗和自卫的武器,把它称为澄清、明亮、猎犬、瞳仁、黑色、胜利,很是吉祥如意。越王将宝剑取名为“湛卢”,这不仅有着帝王的精神取向,也流露出古人内心深沉的爱与祝福,这个命名既形象地描绘了宝剑的特色,又具体地表现了越王的珍视。据说这是一把仁道之剑,意思就是得湛卢者能治得了天下、也是霸道的王者之剑。
仿古纯钧剑
纯钧,亦名“纯钩”。纯钧被称为“尊贵无双之剑”,这把宝剑仅见于史书记载,越国灭亡以后就没有人再见过了。传说欧冶子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除了收藏者越王勾践之外,还有一个相剑大师薛烛曾经见过它,并且给出了他很高的估值,即使是满城的黄金、满河的珍珠也不能交换它,它太珍贵了,因为铸造它的大师在铸造完纯钧之后就死了。
胜邪,是一把小剑。后为吴王阖闾所用。欧冶子铸剑之时即认为剑中透着恶气,每铸一寸,便更恶一分,故名“胜邪”;阖闾用它主持祭祀,这把剑邪气凛然,吴国灭亡后,胜邪剑就此下落不明。
仿古鱼肠剑
鱼肠剑,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以刺杀吴王僚,故称鱼肠剑,是为勇绝之剑。该典故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历代书籍中也有提及,《越绝书·外传·记宝剑》: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
关于鱼肠剑名的由来,一种说法是认为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鱼肠,这种鱼肠倒不是指生鱼的内脏,而是要将一只鱼烤熟,剥去两胁,然后再看鱼肠,则有点像古剑剑身上的纹路,曲折婉转,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据说清朝吴大皙藏有战国鱼肠剑的墨拓本,满刃花纹毕露,就宛如鱼肠一般。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鱼肠剑之得名,就是由于它小巧得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一种可能是鱼肠剑的剑身细长柔韧,能够沿鱼口插入,在鱼的胃肠中曲折弯转,而抽出时则恢复原形,钢韧无比,熠熠生光;另一种可能是鱼肠剑为诸多名剑中十分小巧的一枚,如短刃,如匕首。
而巨阙据传说十分锋利,“可穿铜釜,绝铁䥶(鬲)”。它的花纹,“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烂如列星之行”。巨阙钝而厚重。阙:通“缺”,意为残缺。但其坚硬无比,故号“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名动一时的神剑如今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据传说,公元前496年,阖闾在吴越之战中受伤,不久后便归西。其子夫差为了尽孝道,征用了10万军民、举国力在虎丘为其建造墓穴。根据《史记》记载,阖闾之墓“灵柩外套铜椁三重,池中灌注水银,以金凫玉雁随葬”。更吸引人的是,随葬的还有阖闾生前喜欢的3000多把宝剑,其中包括“扁诸”“鱼肠”等名剑。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