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姐妹和阿慕一样,看《玫瑰的故事》越临近结局,越有一种焦灼和无力感。
傅家明死了,带着对黄玫瑰最盛的爱意离开人世;果冻回来了,黄玫瑰依旧是他心口的朱砂痣;
方协文请求复婚失败了,但黄玫瑰的位置无可替代;就连24岁的何西都被40岁的黄玫瑰迷得晕头转向。
黄玫瑰对男性的吸引力在这一刻达到高光,那么多优秀男人都在等待黄玫瑰的“临幸”,美丽的女主人公最后却是独自一人上路,太让人意难平!
在通俗意义上大团圆才是一个故事最好的结局,但是《玫瑰的故事》恰恰相反。
它BE了,正是由于BE了才让女性独美光芒逐渐燃起。
什么时候女性的光芒和魅力才能不靠男人的衬托才出彩,国产剧就真正成熟了。
而《玫瑰的故事》就是一次极好的对国产剧新时代女性自我成长题材的尝试。
尤其是这四段BE的彻底的感情,教会了我们这四件事:
01.对一再妥协的感情要学会及时止损
因为这种相处模式从一开始就错了,黄玫瑰遇到果冻犹如干柴遇烈火;
初识情爱滋味的黄玫瑰遇到了情场高手果冻,她迷乱、热烈、天真、不可控制、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
果冻对人心的把握远胜于黄玫瑰,色令智昏,但不会让他一直“昏”。
短暂美好的爱情能让他从繁重的工作中作调剂,但庄母对他的耳提面命一直放在第一位。
从小的耳濡目染教会他事业才是一个男人的根本,显然黄玫瑰并不这样想。
接受果冻去法国的事实、骗自己懂得及时行乐,不惜要辞职只为了去法国见他一面。
黄玫瑰已经开始妥协,不过幸好她去了,庄母的轻视、果冻的忽视、觥筹交错间的陌生与疏离。
让黄玫瑰幡然醒悟,得以褪掉爱情的光芒重新审视这段跨国恋。现在是从北京妥协到巴黎,从白酒炖青口妥协到三明治……
以后呢?问题只会更多;当一段感情出现了问题,企图用妥协来挽回,这段感情已经无救了。
因为不靠相互付出的感情最终会把付出更多的一方消磨到毫无光芒。
02.道不同不相为谋,各花各有各花香
直到现在阿慕也不认为方协文是枚渣男,站在世俗的角度上,方协文是幸运的。
他懂得欣赏美,并用巧妙“手段”幸运的娶到黄玫瑰;他有眼光,抓住了行业风口,从此财富自由。
但是山鸟与鱼不同路,有人追求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有人追求绚烂多彩的花朵人生。
这段感情还未开始就被黄母道出两人的“道不同”,但是深陷爱情中的人怎能看清这些?
在婚姻中发生争吵、冲突、争执……归根结底就是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两人已经站在不同的层次,需求不同,层次无法跨越;一个要抽离,一个会放手。
其实对于大部分不完美的婚姻关系,方协文和黄玫瑰算得上好聚好散,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和谐相处。
03.爱情最好的相处方式是相互成长
中国有句古话“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用来形容黄玫瑰和傅家明的爱情再贴切不过。
还未见面就已被对方有趣的灵魂吸引,一见面就触动了心弦,这才是属于成年人的爱情啊!
因为你,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以爱的名义束缚对方,充分尊重对方。
你弹你的琴,我画我的画,最终所表达的爱意却殊途同归。
就像黄永玉老先生写的那样“明确的爱,真诚的喜欢,直接的厌恶,站在太阳下的坦荡,还有被坚定的选择”。
最终将对方给自己的影响揉入骨髓,活成爱人的模样;有人说傅家明下线太早了,是本剧最大的败笔。
可正是由于傅家明的早早下线才让他的影响留存的更深远,才让这段不完美的爱情变得更完美。
有句话很俗气但说的很对“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大部分人蝇营狗苟一生都无法拥有这种心灵的共鸣,拥有过就已富足一生。
04.爱意东升西落,浪漫至死不渝
黄玫瑰经历的越多,绽放的光彩越夺目,当比她小16岁的何西第一眼看见她,就被她迷住了。
何西并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迷住,其实是因为千帆阅尽的黄玫瑰身上自有的“独美”气质,自信、成熟、肆意、清醒、独立、内核稳定……
这些,他这个年纪所欠缺和向往的;黄玫瑰的出现就像一个具象的维纳斯,给何西带来了震撼、崇拜、理想和爱……
面对何西的直球表白,黄玫瑰显得隐晦了很多,可这就能证明黄玫瑰对何西没有心动吗?
当然不能,因为她可是玫瑰啊!玫瑰本就是浪漫的代名词。
在古希腊神话中,玫瑰集爱与美于一身,既是美神的化身,又融入了爱神的血液,没有爱情浇灌的玫瑰会逐渐枯萎,丧失掉美感。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爱情已经变成她修炼自我带来的附属物,她只需要在追求独美的路上越永远跟从内心,而花已盛开,蝴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