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把《SD高达G世纪》系列,当成“有的玩就行”的游戏。它永远达不到玩家的期待:机体全、作品全、人物全、战斗画面精彩……它总是有所保留,玩家也不知道要等上多久才能玩到下一作。而玩家也在犹豫,每每都要研究一番新作收录的机体和作品再决定是否入手。不变的是,每次都是一群《高达》死忠专注于其中。
上一作《SD高达G世纪 起源》收录的作品基本全为 UC 系高达,而这次《火线纵横》则以《高达W》《高达SEED》《高达00》和《高达 铁血的孤儿》这四部高人气作品为主轴进行展开。
这次,它会让这些作品的粉丝们热情购买吗?
以机体小队为战术核心
借助于 PS4 平台的出色画面表现,前作《SD高达G世纪 起源》取得了高达粉丝们还算不错的评价。系统上《起源》向《超级机器人大战》系列进行了靠拢:以战舰为战术核心、战舰机动性的变化,以及类似于“精神”的能力改变了游戏面貌。剧情方面是“教科书”式,玩家进入各个作品的关卡,体验原作剧情,作品之间没有剧情联动。
《火线纵横》里有很多《起源》的影子,比如战舰依旧是整个战斗系统的重要部分、游戏UI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地图素材也仍存在重复利用的问题等。但《火线纵横》并不是在《起源》的基础上仅仅更换了参战作品,而是在《起源》的基础上寻求了自身的突破。
在系统层面,最典型的就是《火线纵横》削弱了战舰在整个战术中的核心地位,增加了“游击部队”,变成战舰编队和游击编队两个模式。游击编队是由八台正常体型的MS所组成的小队。这样设置的原因很大原因在于,参战四个系列几乎都是多主人公,多主角机体的设置,还有不少配合,而且这些机体在动画中表现都非常逆天。
游击编组战斗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移动后释放“游击联攻”,可以攻击小队任意一个成员范围内的敌人,并根据出击数量确定攻击数量。几乎相当于一回合可以释放一次、自由度很高的加强版MAP武器。
在没有战舰补给的情况下,游击小队也可以在每回合实现自我补给,原则是如果小队成员不相邻,每回合回复EN槽30%,如果小队成员相邻,每回合回复20%的HP和10%的EN,这让持续性作战也不是问题。针对“游击联攻”,游戏还有特定的战斗演出,诚意堪比《起源》的战舰攻击特写。
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满足无双爱好者的需求。小队八人组放上《剧场版00》四部主角机,再来加上《SEED》系列的最终四天王,练度上去了,所有关卡几乎都是无往不利。
交互体验的提升
《火线纵横》相对《起源》,另一个则是交互体验的进步。《火线纵横》即便在关卡的战斗中,我方回合阶段也可以随时查看机体的开发列表,和机体、人物的图鉴。这让玩家能够迅速地选择升级目标,并在达到目标的情况下,切换了另一个目标去升级,这大大提升了玩家在游戏中的目标管理效率。同时也方便了不了解系列、或者是外传机体的玩家能够快速地接受机体的信息,而不是像《起源》一样,关卡打完才能从图鉴内一个一个地翻。这点改动很小,但是体验提升很大。
在战斗之外,游戏新加入了“派遣军团”系统,能够让玩家图鉴收集、“养殖”、赚钱和练级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简单来说,这个系统就是“挂机”,通过系统来给上不了战场的队伍、成员和机体提升等级。玩家可以在结束游戏前挂上成员,然后等一觉醒来之后收发任务。
游戏在《起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角色培养,关卡中的 BOSS 和隐藏机体会掉落角色能力。在主界面,玩家也可以针对掉落的能力花钱去装备在合适的角色上。这也让《火线纵横》的缺钱情况,尤甚前作。因此,派遣军团的系统可以使养成更有效率,给玩家提供了一个不那么“肝”的选项。
在《火线纵横》中,关卡中固定人物和机体的“GET槽”是可以继承的。也就是说,玩家可能在《高达W》第一话没有得到飞翼高达,但只要在接下来有飞翼高达参战的关卡,玩家可以继承飞翼高达的 GET 槽,获取机体。这也让游戏近 300 个任务,完成的感觉更为舒心。
整体来看,《火线纵横》完成了更为人性化的改进,让玩家能够更容易接触到开发树和图鉴,也让玩家在练级、赚钱、收集这三个方向上显得更为游刃有余。
罕见的克制关系
游戏区别于《创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火线纵横》根据参战机体的特性,加入了十分罕见的克制关系,让游戏的系统和内容显得更为丰满。
克制关系主要集中出现在《SEED》和《铁血》两个系列中。《SEED》作品中的 PS 装甲能够有效地防御物理攻击和实弹,这让《铁血》系清一色的“物理攻击”显得颇为无力。《铁血》系机体则对光束武器有着明显的抵消作用,因此游戏中的光束武器在对付起《铁血》机体的时候都显得效率不高。这让这两个作品的机体在对方的关卡中有着出色的站场能力。
《高达W》系列的强力机体都拥有“高达尼姆合金”、《00》系则有 GN 护盾护身。不同作品的机体有着不同的防御体系,各自的特点都相当明显,作品很巧妙地构建了几部作品主角机体的区别,并使其具备了相互克制的关系。
但有些尴尬的是《高达W》,W后期的关卡因为“比尔歌”系列机体的存在,让关卡的难度飙升。“行星防御系统”让光束和实弹射击武器的威力都大幅降低,这让重装高达这种近战能力很弱的机体仅有很小的发挥空间,飞翼高达也得冲到面前用光剑砍,这种感觉让人并不舒适。不过觉醒技能、MAP 武器和游击联攻是无视对方的防御的,还是能稍微抵消一下烦闷的心情。
克制关系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让机体和武器选择更具备策略性,针对不同作品要出击相应的机体,《铁血》和《SEED》的克制关系让对应的机体可以有效地充当盾牌。另一方面则是各个系列的机体都做出了各自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系列的粉丝。
但平衡性的缺失也会让玩家玩起来略有不爽。《高达W》的“五小强”强度不足,还在自己的主关卡被“比尔歌”折磨疯了。《高达00》系列的机体武器既有光束,也有实弹,刹那的机体很多同时装有物理近战武器和光剑,这让《火线纵横》的机体排名里,《高达00》系列的主力机体的泛用性独占鳌头。
机体的强度从机体的价格上一目了然,飞翼零式高达(EW)、强袭自由高达、00高达和巴巴托斯天狼座帝王形态,几乎都是同样的价格。可《00》系机体还有剧场版的 00Q、全刃 00Q 以及 ELS 00Q,让其他系列望尘莫及。
有选择的诚意
要说整部《火线纵横》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什么,那我一定会说出四个字——“战斗动画”。没错,《火线纵横》进步最明显的部分肯定是它的战斗动画。游戏中强力机体的动画还原十分出色,我使用的平台 PS4 能够实现60帧的画面,在 3DCG 的加持下,游戏的战斗动画可以说流畅度犹胜原作动画。
四个参战系列主角机体的最终形态,都拥有着高水准的演出动画。最值得一提的是《铁血》系的机体,巴巴托斯从1号机到天狼座,古辛系列,还有锡蒙利·维达尔,都保持极高的演出水准。同时,战斗动画还充分地致敬了原作的名场面,比如巴巴托斯天狼座帝王形态的“掏心”,比如古辛深度重锻型的“修水口”,都能在原作中找到画面的来源。更别提在《铁血》最后一章,战损狼王和古辛冲破云霄的戾气,即便再“三流驾驶员”,也足够振奋人心了。
《起源》被诟病的“纱布MISS”也得到了改善。战斗画面为闪避,设计了非常流畅的躲闪动作,甚至连击中对方,也得来一次对面躲闪的成功的演出。为了突出战斗的真实感,在使用远程武器的时候,战斗演出里的前两枪对方是肯定能躲开的,而击中的往往是第三枪。
但和本作频繁的角色 cut-in 一样,游戏的这个设计显然有点“物极必反”的感觉,整个战斗特写的过程就是“角色 cut-in,敌方有套路地躲避,玩家击中敌,敌方机体炸毁,我方机体念台词然后飞走”,整个战斗过程显然有点拖沓,这方面“游击联攻”也未能幸免。此外,尽管游戏的水中关卡只有《SEED》系列有,但是战斗中水里的波纹特效,看起来还是挺有诚意的。
可是,强力机体战斗画面越出色,就衬托出来一些机体的无力感。典型的例子就有《SEED》系的传说高达,与四天王中的另三位简直无法相比,甚至不如自己的前辈神意高达;令人不敢违抗的巴耶力武器很少,与巴巴托斯和古辛的诚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外传机体也有这样的差别对待。主角机依旧强势而出色,可是非主角机的待遇就没有那么好了。《00》系第二代太阳炉机体换成拟太阳炉的黑色机体,除了颜色的变化,就与原版没有什么区别。这些外传边缘机体的武器也很少,多点三个,大部分还是一两个而已。显然,制作组也不想在这些机体上牵扯太多的精力。
机体数量上,游戏乍看起来还不错,外传的主角机也尽数登场。可是《高达W》系列和《SEED》系列依旧有不少的遗珠。《SEED MSV》中的很多机体,本作并没有做出来,只有主角机有出场机会。典型的就是《VS Astray》,除了几个异端之外,GAT 系列也有不少的后继机体,甚至实现了模型化的机体,本作依旧选择忽略。W系的《败者的荣光》也是如此。
游戏的在原创机体遵循了不被 UC 纪年干扰的情况,系列原创机体也就只有哈罗系、凤凰系还有《高达W》系原创机体——水瓶座高达,虽然数量不多,但严谨度上值得肯定。不过,原创角色中也有穿着吉翁军服的 UC 角色,想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游戏中的彩蛋也非常有趣,距今越近的作品,彩蛋的内容就越多。像宫野真守、中村悠一、细谷佳正、樱井孝宏等声优,都为作品配置了很多彩蛋语音,像天人成员“哈姆太郎”啊、“哈姆太郎”喊“Grans-am”啊、奥尔加团长对 00Q 全刃式称赞有加啊,都会让粉丝会心一笑。
在素材的重复使用上,本作也是难以免俗。《SEED》和《铁血》的降落关卡背景一模一样,《铁血》的城市关卡和《无尽的华尔兹》也只是天气的区别,游戏甚至把《铁血》里“不要停下来”名场面的城市背景用在《高达W》里,尽管系列玩家肯定习以为常,但我还是想要反问一句——“制作组你在干什么啊!”
游戏中本传作品和外传作品的完成度也有很大问题。游戏中大量已经完结的漫画作品虎头蛇尾、本传不少关键情节的缺失、诸多外传作品戛然而止,都让人感觉制作组在剧情选择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当然《铁血》和外传漫画《月钢》的完成度都极高,《铁血》的剧情 CG 一整就是16个,还几乎没有人物特写。只能说新参作品还是有特殊优待。
不止局限于“有的玩”
《SD高达G世纪》在制作上有所保留几乎是可以确定的——素材重复利用、外传内容得过且过、机体覆盖面肯定也不是尽善尽美,这些都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依旧想把《火线纵横》看成有诚意的作品,因为制作组结结实实地在修正和补完这个系列:
不再让作品围绕战舰来展开内容、增加新的“挂机系统”、整个交互体验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还有战斗画面的修正和提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倾听玩家和粉丝的制作组,在回应玩家们对系列应有形态的要求。
《火线纵横》很惊喜,也很扎实。
那么之后呢?《高达G》《高达X》《倒A高达》《高达复国》等系列通过DLC加入,《SD高达G世纪》高清化的版图再一次扩张。尽管这些 DLC 仅有主角机体,也没有关卡只有派遣任务,但还是让我们更为期待这些作品未来所将呈现的状态。
而现如今,没有实现高清化的正传系列只有《F91》《海盗高达》和《高达V》,以及 DLC 中出现的冷门机体。可是当我们等上几年,待这些“素材”准备就绪之后,会否会有更好的《G世纪》出现在我们面前?
至少,我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