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看什么

泡泡玛特风波再起:非盲盒市场扩张,抄袭疑云笼罩

  近日,有多位消费者反映,其在泡泡玛特官方渠道抽中的几率仅为1/144的“SKULLPANDA夜之城系列”隐藏款盲盒“夜之守护”,因有瑕疵申请售后换货,却被客服以“与正品不符”为由,拒绝换货,但泡泡玛特未能出示相关鉴定证据。还有消费者表示,在换货无果后,泡泡玛特将快递退回,但退回的娃娃和消费者寄出的不一致。

  3月10日,泡泡玛特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已经和绝大多数消费者和解,进行了正常的售后服务”。鉴定出现误差的原因还在排查,初步看问题出在信息内部同步方面存在时间差异,将会进一步完善内部退换货及鉴定流程。

  有律师向南都记者表示,若商家认定寄回商品为假货,应详细告知消费者鉴假依据及采取的鉴定方法。业内人士认为,该纠纷还体现了泡泡玛特的客服管理上存在问题。南都记者注意到,伴随盲盒经济退潮、监管趋严,泡泡玛特正加快“去盲盒化”,极力开拓非盲盒市场。

  客服称官方渠道购买的隐藏款盲盒“非正品”,泡泡玛特致歉

  1月20日,泡泡玛特发售了“SKULLPANDA夜之城系列”盲盒,该系列含有12个常规款及1个隐藏款,单个盲盒售价为69元,整套售价为828元。其中,涉事隐藏款盲盒“夜之守护”的抽取几率为1/144。

  涉事盲盒产品。

  南都记者注意到,有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在官方渠道抽中的“夜之守护”盲盒因有瑕疵申请售后换货,却被客服以“与正品不符”为由,拒绝换货,但泡泡玛特未能出示相关鉴定证据。还有消费者表示,在换货无果后,泡泡玛特将快递退回,但消费者发现退回的娃娃和寄出的不一致,盒子和卡片也未退回。

  直至2月下旬,陆续有消费者收到泡泡玛特的通知,称“非正品”为“瑕疵品”,可以换货售后,但并未告知消费者变更原因。

泡泡玛特风波再起:非盲盒市场扩张,抄袭疑云笼罩  3月10日,泡泡玛特工作人员就此事向南都记者表示,“已经和绝大多数消费者和解,进行了正常的售后服务”。导致鉴定出现误差的具体原因还在排查,由于“SKULLPANDA夜之城系列”是热销系列,货量很大,不同批次的商品来自多家工厂,也可能存在一些细微差异,“初步看问题是由于我们在这方面信息内部同步方面存在时间差导致”。

  泡泡玛特方面还称,“很抱歉因为商品问题给大家造成了困扰。泡泡玛特充分重视消费者的体验,如有商品问题会第一时间给予协调解决,我们也会进一步完善内部退换货及鉴定流程,避免发生类似问题。”

  律师称泡泡玛特应详细告知消费者鉴假依据及鉴定方法

  对此,资深潮玩从业者、得色美学馆和嗨特购联合创始人赵蓬告诉南都记者,潮玩制作目前还依靠人工参与,涉及多个零部件,工序较多。在组装、调色、上色等制作过程中,部分产品与标准版出现差异,甚至个体间出现差异,都属于正常现象。

  赵蓬认为,本次纠纷还体现了泡泡玛特的客服管理上存在问题。“客服是一家企业对外的窗口,在回答顾客的问题时,要充分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经过严谨的验证才能回应消费者。”

  北京和昶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亮亮则认为,这是典型的网购退换货争议,只不过盲盒作为特殊商品,退、换货条件比一般商品严格。王亮亮说,现行规则更有利于商家,但商家如果滥用权利甚至采用欺诈等方式否认商品瑕疵,无正当理由不退换货,理应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消费者维权也要有证据意识,注意保留证据。

  王亮亮还称,如果商家认定寄回商品为假货,应告知消费者鉴假的依据及采取的鉴定方法,并进行详细说明。若消费者从官方渠道购买,则从本质上否定了假货的可能性。但也需要消费者举证该商品是从官方渠道购买,并且退回的商品与购买的商品具有同一性。

  因此,王亮亮建议消费者最好把开盲盒的整个过程,通过快递员见证或视频等方式记录。在退换货时,也通过类似方式进行证明,并详细写明退换货商品详情。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消协投诉来获得帮助。

  盲盒经济退潮、监管趋严,泡泡玛特加快开拓非盲盒市场

  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是一家集潮流商品销售、艺术家经纪、衍生品开发与授权、互动娱乐和潮流展会主办于一体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并于同年在北京开设了一家线下零售店。在发展过程中,泡泡玛特基于优质IP形象开发并销售潮流玩具产品,从单纯的渠道商升级为IP运营商。

  在盲盒经济热潮之下,2017年1月,泡泡玛特成功登陆新三板,公司业绩也一路上涨。2019 年4月,泡泡玛特终止股票挂牌。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开盘后,泡泡玛特的股价就达到77.1港元,较发行价涨幅超100%,被称为“盲盒第一股”、“潮玩第一股”。

  盲盒曾贡献了泡泡玛特八成以上的收益,助其走出亏损。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盲盒产品销售产生的收益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57.8%、84.2%。

  IP是泡泡玛特业务的核心,独家IP资源也助其实现了营收高光。泡泡玛特旗下头部IP的Molly娃娃曾使其从盲盒经济中脱颖而出,财报显示,2018年Molly贡献了41.6%的营收,截至2021年6月,已降至11.5%。另外两大IP即Dimmo与Skullpanda,在2021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1.6%、10.3%。

泡泡玛特风波再起:非盲盒市场扩张,抄袭疑云笼罩  盲盒作为新消费形态,虚假宣传、质量问题、涉嫌抄袭等乱象频出。1月,泡泡玛特与肯德基联合推出限量款盲盒套餐,引发部分消费者为“求娃”而雇人“代吃”,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易导致消费者冲动消费,并因超量购买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盲盒经济的监管有趋严之势。南都此前报道,1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该指引对盲盒经营活动明确指引适用范围,并从盲盒价格体系、抽取规则、保底机制等方面提出20条合规经营建议。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多位代表委员关注到盲盒经济,提出要加强盲盒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化管理等建议。

  泡泡玛特也加快了“去盲盒化”的脚步,极力开拓非盲盒市场。早在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创始人王宁曾表示,“在泡泡玛特上市前后,我们反复跟人解释,泡泡玛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是一家基于IP的潮玩公司。”

  南都记者注意到,从2021年开始,泡泡玛特在财报中也不再将盲盒的收益单独列出,表示将进一步发掘MEGA、衍生品、BJD等品类的开发及完善相关工艺及生产发售流程。2021年6月,泡泡玛特推出了MEGA珍藏系列(大娃),主打高端市场,发售价为4999元,宣称为“年轻人的第一件收藏品”。

  2021年8月,北京泡泡玛特乐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含城市公园管理、游乐园、票务代理等。2022年1月初,泡泡玛特被曝与北京朝阳公园达成合作,使用园区内“欧陆风韵”项目及周边街道、森林打造首个线下乐园。该项目已完成概念设定,正处于方案设计阶段。

  采写:南都记者 方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