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看什么

穿越时空的魔法传奇揭秘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0期,原文标题《亦真亦幻的魔法史》,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穿越时空的魔法传奇揭秘
  如果你相信魔法史的存在,那就是相信了魔法。

  记者/薛芃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哈利、赫敏和罗恩拿到了赫奇帕奇金杯,骑着原本守护古灵阁的火龙逃了出

  哈利在霍格沃茨的第三年即将开始。暑假的夜里,他每天都得在午夜赶作业,只为了能避开德思礼一家的目光。他把自己闷在毯子里,趴在床上,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一边查着大部头资料,一边拿着鹰羽毛笔奋笔疾书。

  但凡实用性的魔法课程,都不太需要这样写作业——当大部头的“搬运工”,只有魔法史课是这样——跟麻瓜世界学历史一样。哈利正在写一篇论文,叫“14世纪烧死女巫的做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他希望从巴西达·沙巴特的经典著作《魔法史》中找到能佐证自己观点的材料。

  书中一段吸引了他的注意:“在中世纪,不会魔法的人(一般被称为麻瓜)特别害怕魔法,他们对魔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偶尔,他们抓住一个真正的女巫或男巫,焚烧是根本没用的。巫师只要施一个最基本的凝火咒,就可以一边假装痛苦地尖叫,一边美美地享受那麻酥酥的快感。怪人温德林太喜欢被焚烧的感觉了,她故意化装成各种样子,让麻瓜把她抓住了47次。”显然,这是哈利需要的一段史料,来证明中世纪时期焚烧女巫运动的荒诞。

  “哈利·波特”出到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魔法史的课也上到了第三年。从一到五年级,这都是一门必修课,之后要通过普通巫师等级考试,霍格沃茨的学生可以在六年级或七年级选择,是否要继续选修魔法史的N.E.W.T.级别课程。然而,这门课并不受学生待见,即使是赫敏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她也没有再继续选修了。

  罗琳将魔法史写成了一门枯燥无趣的课,在整个霍格沃茨的教学体系中存在感很弱。教授魔法史的老师卡斯伯特·宾斯是一个幽灵,但按照霍格沃茨的传说来看,有一天宾斯起身要去上课,不小心把身体留在了教工休息室炉火前的一把扶手椅上,一直以来,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就这样已经死了。宾斯一直教着魔法史,而且因为幽灵这个特殊身份,除非他本人辞职或被学校解雇,他将永远担任学校的魔法史教师。

  这对于霍格沃茨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个噩梦。由于宾斯年事已高,“说起话来呼哧带喘,拖腔拖调”,又是个顽固不化的老头儿,上课形式一成不变,滔滔不绝地照本宣科,说着一些没人爱听的陈词滥调,学生们压根听不进去他的课,哈利说这课“在十分钟内就使人昏昏欲睡,如果天气炎热,五分钟就够了”。

  老头儿特无奈但也没辙,时间久了就被磨没了脾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到考试时,学生们就淹没在混乱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中,哈利和罗恩都是抄赫敏的笔记临时抱佛脚,才能勉强及格。罗琳把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刻板印象搬到了霍格沃茨,将这门课塑造成了一个模式化的“老八股”的样子。历史课若都上成这样,的确无趣透顶。

  不过“哈利·波特”的故事是架构在魔法世界的历史上的,历史的痕迹碎片般地散落在故事线索中,哈利他们对历史的认知也不都来自课上,而是身边的碎片。

  在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小伙伴们为了找出魔法石的秘密,半夜潜入古老的图书馆寻找线索。这时,尼克·勒梅(Nicolas Flamel)第一次出场,他是活在魔法史中的人物。

  在小说中,罗琳将勒梅写成了制造魔法石的著名炼金术士,也是一个歌剧爱好者,和邓布利多是好友与合作伙伴。勒梅和妻子因为服用了使用魔法石制作的长生不老药,从中世纪时期一直活到了20世纪末,两人逝世时,一个665岁,一个658岁。

  事实上,在现实的历史中,尼克·勒梅确有其人。尼克大约出生于1330年,逝于1418年,是一位法国的炼金术士。永生是中世纪炼金术士毕生的追求,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中世纪时代,活了88岁的尼克已是非常长寿。在历史的记载中,尼克确是研究魔法石的人,直到现在,巴黎仍有以他和妻子佩雷纳尔命名的街道。尽管从现代科学来看,尼克与妻子的长生不老纯属无稽之谈,也没有任何证据,但数个世纪以来,仍有少数人声称他们见到过尼克与妻子。一些寻宝猎人曾意外地挖开他的坟墓,却发现里面是空的。在被删节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初稿中,赫敏曾透露称尼克·勒梅于1762年在巴黎的一家歌剧院被人看到。

穿越时空的魔法传奇揭秘  看“哈利·波特”产生的代入感,不仅因为魔法世界的引力,更是因为罗琳塑造的魔法世界亦真亦幻。我们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看到的很多事物和细节,曾经在历史上都被人深信不疑。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是建立在真实的魔法史基础上的,这看起来像是一个悖论,难道魔法真的存在?只有魔法真的存在,才有魔法历史的存在,但这显然是有悖于现代科学伦理的。或者可以理解为,魔法的历史是人类追逐和探索魔法的历史。但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魔法史就是真实的历史,是魔法世界之所以成为魔法世界的根基。那么,现实世界的“魔法史”与罗琳笔下的魔法史之间有怎样的关联?这个问题就变得格外有趣了。

  2018年,大英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名为“哈利·波特:一部魔法史”的展览。策展团队希望从历史文物和大英图书馆的海量图书中,找到与小说内容对应的原型,从而梳理出现实与虚构的魔法史之间的关联。

  其中有一幅瑞普利卷轴(Ripley Scroll),上面记载了制作魔法石的过程。瑞普利是约克郡布里德灵顿修道院的一名牧师,大约生活在1415至1495年间,据说他写过一本名为《炼金化合物》的书。炼金术卷轴非常少见,在英国只有16个,其中有7个收藏在大英图书馆。这些卷轴在诞生之初都是属于有钱人和贵族的,他们委托信任的炼金术士绘制,或是自己沉迷于此,自我修炼研究。这幅瑞普利卷轴长6米,里面充满了神秘的象征符号,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也没能将这些符号一一释读出来,他们认为一些图像是当时故意被人弄得含糊晦涩的,只有那些献身于炼金术的人才有希望破译其中的秘密。

  这也是罗琳第一次看到瑞普利卷轴的原作,在此之前,她小说中的原型和灵感多是来自二手资料。罗琳回忆起写《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时候,曾梦到过勒梅,她似乎就是以写作者的视角出现在勒梅的炼金术工作室的,站在勒梅身边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将各种奇怪的试剂冲兑在一起,身后的墙上画满了炼金术的符号。在罗琳看来,魔法不仅与早期现代科学相关,“它也与很多重要的事密切联系,比如生而为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人类渴求和相信的又是什么”。

  在霍格沃茨,一本好的魔法书可以解决你当下的困境,甚至拯救生命。而在现实历史中的16世纪,那些建立起英国文化的很多并不知名的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大英图书馆还收藏有一本真正的魔法书,暂且叫它《隐形术》,作者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诗人加布里埃尔·哈维,他在书中记录了自己研究如何隐形的实验和咒语,以及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失败了该怎么办。这是一本有四五厘米厚的硬壳书,用拉丁语全手工书写并装帧。

  所有这些天马行空的幻想,几乎都可以在现实历史中找到对应,又像是长得像人形的曼德拉草、用各种奇怪生物骨骼制成的魔杖,即使是霍格沃茨学校,也是中世纪宗教纷争和禁巫运动下的产物。罗琳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去相信魔法,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想我不会信任不相信魔法的人。”而事实上是,如果你相信魔法史的存在,那就是相信了魔法。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0期1097 理想学校 ¥15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