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对于人类而言,这不仅是温饱的问题,它还承担着人们社交生活所需的部分角色。
但长久以来,大众对于“吃什么、怎么吃”这件事误解不少,吃得好不一定能吃出健康,饮食结构不均衡,也可能导致健康隐患。就拿蛋白质来说,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在大幅提高,但《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最近一次数据却显示,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摄入状况明显下降,由65~73.3g下降到61.3~70.3g。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居民膳食蛋白质摄入数据
与之相反,糖的摄入量一直在走高。WTO建议每天来自游离糖的热量控制在10%以内。对于成年人,这个量大概为50克糖——略高于一罐软饮料或苏打水的含糖量。现在随处可见的可乐奶茶面包甜品,含糖量已严重超标,这成为诱发肥胖问题的元凶。
转变出现在近几年,随着年轻人开始学着以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身体,蛋白棒也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
但习惯了差异化饮食的亚洲人对于口味十分挑剔,所以做蛋白品类产品不能是简单的做零食的逻辑,其核心应围绕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来做调整。
对目前市场和消费者来说,一款兼顾功能性、口味和满足多元消费场景需求的蛋白棒很重要。
直击健康需求“痛点”
创始人Celica 是顶级日式餐厅料理人,因为料理需要保持好的身形她接触了健身,从而认识PFC(P是蛋白质,F是脂肪,C是碳水化合物)。
在品尝过市面上几乎所有同类产品都难以下咽后,她决心自己做一款蛋白产品。于是找来巧克力匠人合作,结合自己10年料理人历练的对口味的精准拿捏,最终做出了这款蛋白棒。这就是Aimove的来源,倾注其中的日式料理及工匠精神,也正是Aimove品牌的精髓。
我们都知道蛋白棒营养丰富,但到底能不能被身体吸收、被大众认可,则是另一个问题。
由于传统的蛋白棒、蛋白粉目标人群往往是深度健身人群,对于口味和包装要求并不高,导致目前大多数产品不太注重用户体验。但随着国内健身市场女性用户增加,口感粗糙的产品已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挪威卑尔根大学一项研究指出,亚洲地区人群乳糖不耐受比例超过60%,高于北美和欧洲,这将直接影响营养的吸收效率。因此Aimove巧妙地运用了优质食材和创新技术来解决这些担忧。
乳糖不耐受人群比例分布图
Aimove蛋白棒采用原产日本的黑川大豆和北海道牛奶进行蛋白提炼,基本保留了食材天然的软糯浓香口感。
品牌还联合日本不二制油集团,运用世界首创USS分离技术,制成优质豆浆的“豆浆鲜奶油”和“低脂豆浆”,以提高人体吸收率。
USS分离技术
同时,Aimove通过水解乳清分离蛋白的科技,使得蛋白分子量更小,减少蛋白质过敏的同时促进消化,更适合亚洲人体质;较小蛋白分子让口感更细腻,不会有沙粒感以及粘牙烦恼,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Celica还从营养学及料理人的角度,研究PFC三大元素,用均衡摄入的标准调节「PFC平衡」,让A消费者每日摄入量<每日消耗量,达到瘦身效果。据了解,每支蛋白棒含20g超高蛋白质,相当于3个鸡蛋或100g牛肉或600mi牛奶。
多元化场景“破圈”
在充分考虑营养与口感的同时,Aimove还兼顾了外观与分量的人性化设计。
设计理念上,Aimove蛋白棒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式现代风格,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机和,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为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
克重上,Aimove采用49g包装,解决了“一根不够吃,两根吃不完”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作为一个时尚新锐品牌,Aimove突破了原来细分行业对产品的定位以及给用户造
成的“健身专属”印象,而立足25-35岁,有着中高收入、情感需求、感性求异等特征的高净值女性用户。
蛋白棒的出现也是一种“食物进化论”
一直以来,蛋白类产品的消费场景都被当成健身补剂去做,与女性用户消费场景不符。据美国CRN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日常就食用蛋白补剂,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75%的食用者将其当成零食来吃。
美国食用蛋白补剂人群占比增长趋势图
现在Aimove尝试“破圈”,把产品从单一场景延伸到多元场景,譬如,出街、下午茶、旅行包、咖啡馆等生活化、社交化场景。基于此, Aimove蛋白棒设计了“三刻度,四小块”,方便社交分享。
就整体策略来讲,Aimove短期的首要任务是在日本上市后,于11月中旬进驻天猫国际旗舰店,完成跨境电商的布局。
相较于欧美、日本市场较成熟,目前国内健康食品市场还处于一片蓝海之中,企业对于健康食品的市场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随着大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的改造,蛋白类产品这门生意,会长出数个独角兽企业。而Aimove也希望以健康、口感佳的特性成为更多人喜欢的产品。
来源: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