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看什么

金寨吊锅,吊出美味传奇

  金寨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地处大别山腹地,也是红色革命老区,将军故里。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各类美食别具一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种流传千年的美食——金寨吊锅。

  吊锅的产生并不是偶然,而是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人们饮食习惯,经过时间的打磨,日渐形成了各类吊锅文化,属于大别山区一带的特色风味美食。

  由于金寨位于大别山区。这里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山上人们基本上一个冬季待在家里,靠火炕取暖。火坑一旦生火,整个冬天直到开春才熄火。大概是由于冬天长时间无聊呆在家中,对吃有很有态度和研究的先民们,以火坑为原型,发明了一种新的吃法。众人围锅而坐,边吃边聊,颇有乡野之趣。

  最早古老的民间多使用陶制吊锅,但料多以山珍为主,那才能吃出独一份的林海雪原的味道。随着时代的进步,最初的陶制吊锅被铁制小吊锅所代替,锅里除了放山猪肉、野山鸡、还有牛羊肉、黑毛猪、腊肉等。

  如今的吊锅变得四季皆宜,制作的原材料也从原本的山珍拓展到所有可以食用的材材,菜品更是种类繁多。

  吊锅的典故

  相传在元末红巾军起义,首领徐寿辉在大别山聚义反元,每逢战事或者重大节庆的时候,都要用三根木棍支成一个吊锅,用柴火煮鸡犒劳将士。那么多的肉类为什么要吃鸡呢?主要是鸡的谐音为“吉”,大吉大利的意思。鸡在所有的肉类产品中也是普遍性较高的选择,至今,由此演变的“土鸡烧腊肉”吊锅,还成为了经典菜,受游客和当地人欢迎。

  吊锅的演变

  吊锅并不是指吊起来的锅,而是指放在吊锅中的食物。在金寨当地农村,家家在屋里会做吊锅,打造一个挂吊锅的装置其实不难,在家中的屋梁上挂一根木钩子,钩子上放上铁锅,铁锅里放上食物,下面放个烧火的炉子,这就是家乡人常说的吊锅了。

  过年假期一到,人们在火炉里添满木柴,用火点燃,不一会儿大火熊熊,人们围坐在吊锅旁,身上立即变暖。然后拉下火炉上的钩子,放上铁锅,往铁锅里放满各类菜,煮的热气腾腾,边吃吊锅,边聊天说笑,暖意融融,气氛热烈,好不热闹。

  金典吊锅

  最经典的吊锅是腊肉和土鸡的搭配组合,腊肉和土鸡先焯水,放入猪肉煸炒至金黄,水分出来后,再加入生抽、老抽、盐等调味料就可以加水煮。打底的素菜很多,我比较喜欢菜园里刚摘的大白菜、泡发的干豆角和油豆腐,最后再加入一把蒜苗就可以开吃了。

  吃吊锅讲究氛围,一伙人都围坐在火炉前,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边吃边聊,也不会担心菜会凉掉。腊肉咬一口,肉脂的配比刚好,不腻不硬,满口留香。大白菜吸收了汤汁的精华鲜甜软化,配上小酒,吃一口连做神仙也不换。

  吊锅的配菜

  吊锅的配菜多种多样,你可将自己喜欢的笋干、腊肉、萝卜、酸菜,青菜、豆腐置于其中,加水、放盐,香料等烹煮。若要调味,就放点干辣椒壳与生姜片之类。锅里煮得咕嘟嘟,香气四溢,此情此景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饭店中的吊锅

  在我记忆中,还吃过一次,我称为一锅炖,是在当地饭店吃的。当时就找了一家人多的进去了,他家位子已满等了半小时,进去后很多菜已经没了,就让老板看着做了。

  等了一会,服务员先端上一个锅架,下面放上炉子,再一会一锅热腾腾的满锅的肉端了上来,不得不说肉给的真多。问了老板才知道里面放了三种肉,猪肉、牛肉、羊肉。神奇的是,三种肉放在一起,每种肉的味道互不干扰,非常入味,也很下饭。唯一不足,对我而言有点咸,喝了不少水,但还是没阻止我放下筷子。

  由此可见,吊锅不仅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一种餐食方式;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