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看什么

端午狂欢,粽子背后的千古传奇!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艾节。端午节除划龙舟、挂艾叶、喝菖蒲酒外,还有吃粽子的传统习俗。对于粽子,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吟咏,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

  据载,粽子在东汉时为一种普通食品,到了西晋吃粽子的习俗才逐渐被固定在端午。

  南北朝以后,端午吃粽子已很盛行。

  在唐代,粽子成了节日和市场上的美味食品,当时长安人常吃一种“百索粽子”,这种粽子因其外面缠有许多丝线或草索而得名。皇帝多在端午节赐“百索粽”给百官,谓之可避灾除病、祈祥纳福、益寿延年。当时左拾遗窦叔向写有一首《端午日恩赐百索》,记述盛况: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尚可续,终翼答明时。

  到了今天,不少人家包粽子时还习惯用五色线缠之,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端午风俗之一。

  唐时,还有一种“九子粽”,更有盛名。即把九个粽子穿成一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其中大的在上,小的在下,造型非常好看,而且一定要用九种颜色的丝绳扎成五彩缤纷的效果。“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名“九子粽“。唐玄宗李隆基写有《端午三殿宴群臣》,赞曰: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代诗人温庭筠对此也吟道:“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之浆。”而唐代另一位诗人姚合以“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之句,描写了海岛上渔家欢度端阳午的热闹场面。日本曾18次派遣唐使来我国,也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带回日本,并留下了“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的著名诗句。

  宋代以后,端午粽子名目繁多,形状各异,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垂粽等。有的粽子还有馅,如在糯米中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以茭叶或箬叶裹之。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篇《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还以“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的佳句,盛赞别有风味的果脯粽子。

  南宋诗人、也是美食家陆游写有《乙丑重五》,在品尝艾粽后吟道:“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犹簪艾一枝。”此诗描写用艾叶浸米包裹而成的艾香粽,颇具韵味。

  常言道:一方一俗,不少地方喜欢用纯糯米做成“白莹如玉”的粽子,吃时撒白糖或淋槐花蜜,故有唐代诗人元稹“采缕碧筠粽,香梗白玉团”的诗句。

  端午时节,已近仲夏,有的地方喜食凉粽子,北宋诗人张耒《失调名.端午》有句“冰团水浸砂糖裹,透明解黍菘儿和”,描写的则是吃凉粽子的情形,凉粽子吃起来清爽滑润、消暑生津。

  到了清代,“清初六家”之一的查慎行笔下:

  清暑初交殿角风,又传节物近天中。

  灵符旧系千丝缕,玉粒新颂五彩筒。

  青箬香分菖叶绿,银盘光射石榴红。

  云帆不却三韩贡,拜赐还教纪祖功。

  描述的是用高丽贡米及箬叶、菖叶制作香粽。而在清代诗人林苏门的诗句里:

  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

  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

  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

  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

  则写尽了火腿粽子的妙处。

  端午食粽还有一副佳联,蕴含一则颇有情趣的故事。

  据传,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端午回家,偶见一锅香粽,刚要食,被其三嫂拦住,随口吟出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声称对不出下联,休想吃粽子。上联连用三个“五”字,且以“讨”相贬,有为难、讥笑之意。

  李调元不悦,刚想负气而走,忽见厨房中还有油糍粑,又要伸手去拿,三嫂还是阻拦,并执拗地说:“这糍粑是俺昨晚熬夜到三更天,舂米做成的,五弟如对不上,还是甭吃!”李调元听得三嫂一番话,急中生智,对出了下联:“三更三点三嫂檐下偷糍粑”,字字对仗工整,且以“偷”对“讨”,报了相讥之仇。

  三嫂深感钦佩,但还佯装不满。李调元也觉出不恭,二人相视而笑,遂各自更换一字,成为一副佳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食粽子,三嫂三更三点檐下舂糍粑。”最后,李调元如愿以偿,终于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和糍粑。

  赞美粽子,不仅有雅歌古韵趣联,民间还有以粽子为题猜谜语的,其谜面也颇有意思。如“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讨把米,娘子反手缚我腰。”“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今晚投河吊颈死,明朝解去入衙(牙齿) 门。”这些谜面描绘得形象生动,语言风趣幽默。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南宋.戴复古《扬州端午呈赵帅》)佳节合家团聚,插艾叶、挂菖蒲,品酒食粽之际对联猜谜,其情怡然,其乐融融。

  作者: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