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黑色字体是脂评本文字;
2.红悔恨色字体是脂评本批语:
3.绿色字体是作者解意;
4.蓝色字体是作者引用备注。
一字一句解红楼(2209)
贾宝玉似悟填偈语 林黛玉笑叹说玩话
[接上文:
宝玉因湘云和黛玉生其气,心里无辜受气,想起《庄子》‘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感到无趣。]
宝玉细想这句趣味,不禁大哭起来。
[宝玉本身从小在众女儿中长大,最怕孤独一人,其本心本来是想给予众儿女博爱,尽一点爱心,如今却被众女儿舍弃,独剩一人,岂不悲哉。
人生在世,不被身边人理解,乃最是痛心疾首的事。]
【庚(戚、蒙)夹批:
此是忘机大悟,世人所谓疯癫是也。】
翻身起来至案,遂提笔立占一偈云:
[世人如这么容易明白事理,心证意证,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事糟心事。
此偈语,你我需沉下心去理解和领悟。单纯的靠语言来表达此偈略显空洞无物。]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男女知心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磨合,也就是书中的“好事多魔”吧。
宝玉和黛玉此时彼此都不被对方理解,二人由彼此“你证我证”到“是方干净”,交心知心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的磨难和洗礼,才达到了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的彼此理解,到最后甘愿为彼此放下一切的决心。
最后才达到“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庚(戚、蒙)夹批:
已悟已觉。是好偈矣。宝玉悟禅亦由情,读书亦由情,读《庄》亦由情。可笑。】
[宝玉非真的是毁僧谤道。
宝玉所恶僧道,乃是他们披着外衣行非僧道本分的假僧假道。
犹如宝玉并非真的不喜读书,其真正厌恶的乃是读书的本心被世道功利所迷惑,非为读书而读书,而为势利金钱地位而读书。亦非真正为心为家为国,皆为私心而已。]
写毕,自虽解悟,又恐人看此不解,因此亦填一支《寄生草》,也写在偈后。
[宝玉非真的明悟,真悟之时,怎会有此“不解”存在,还会思考别人是否明白之事?真到了真悟,那时也便是此书完结之时。]
【庚(戚、蒙)夹批:
自悟则自了,又何用人亦解哉?此正是犹未正觉大悟也。】
[世上事一旦沉迷,怎可容易自拔,许多人自以为聪明,懂得如何,到头来还是自误了。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要想脱迷,需借助外力才可,即解铃还须系铃人也。宝玉因钗黛而悟道,又因钗黛而出道,回归生活。]
【庚(戚、蒙)夹批:
此处亦续《寄生草》。
余前批云不曾见续,今却见之,是意外之幸也。盖前夜《庄子》是道悟,此日是禅悟,天花散漫之文也。】
[道悟如何,禅悟又如何。
道悟乃自然之事,情由自然;禅悟乃心中之事,情由心生。]
自己又念一遍,自觉无挂碍,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
[宝玉自得才感觉自悟,实际非真悟。
宝玉最后因黛玉死后离开宝钗而出家,才是真悟,万境归空,放下一切。]
【庚(戚、蒙)夹批:
前夜已悟,今夜又悟,二次翻身不出,故一世堕落无成也。不写出曲文何辞,却留于宝钗眼中写出,是交代过节也。】
[何为堕落无成?批者说作者?
过节者,事因宝钗起,偈语由宝钗念出,亦由宝钗终结,解铃还须系铃人。]
谁想黛玉见宝玉此番果断而去,故以寻袭人为由,来视动静。
[黛玉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心中的宝玉。
情由心生,行因情起,不由自主,时时牵挂,此乃真情。
也可以看出,此时黛玉对宝玉的感情。
看前文宝玉因喝酒,晴雯贴字,黛玉来探之文,关心之至。]
【庚(戚、蒙)夹批:
这又何必?总因慧刀不利,未斩毒龙之故也。大都如此,叹叹!】
[此刀斩下了,就不是黛玉情情了。]
袭人笑回:“已经睡了。”
[宝玉心已放下吗?未必。]
黛玉听说,便要回去。
袭人笑道:
“姑娘请站住,有一个字帖儿,瞧瞧是什么话。”
[黛玉看偈语才有下文之妙。
此时袭人也想知道宝玉写的什么,发生那么大的事,宝玉写写画画就睡去了,有没有什么事发生?]
说着,便将方才那曲子与偈语悄悄拿来,递与黛玉看。
黛玉看了,知是宝玉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可笑可叹。
[四字可思,黛玉笑于禅语,叹由情感。
可惜,终不知道,宝玉是否知道黛玉看到过前所续《庄子》诗?]
【庚(戚、蒙)夹批:
是个善知觉。何不趁此大家一解,齐证上乘,甘心堕落迷津哉?】
(注,上乘,道家用语,一般借指高妙的境界或上品。)
便向袭人道:
“作的是玩意儿,无甚关系。”
[黛玉给袭人一个放心,无关宝玉大事。此禅意单靠语言是说不清的,因而只能湘云和宝钗去看。
终究还是黛玉看得开,领悟的到位。]
【庚(戚、蒙)夹批:
黛玉说“无关系”,将来必无关系。余正恐颦、玉从此一悟则无妙文可看矣。
不想颦儿视之为漠然,更曰“无关系”,可知宝玉不能悟也,余心稍慰。
[此乃黛玉明白处。她说与宝玉无关系其实也是有关系。]
盖宝玉一生行为,颦知最确,故余闻语则信而又信,不必宝玉而后证之方信也,余云恐他二人一悟则无妙文可看,然欲为开我怀,为醒我目,却愿他二人永堕迷津,生出孽障,余心甚不公矣。
[事事都有因果,少不了开头和结尾。]
世云损人利己者,余此愿是矣。
试思之,可发一笑。今自呈于此,亦可为后人一笑,以助茶前酒后之兴耳。而今后天地间岂不又添一趣谈乎?
凡书皆以趣谈读去,其理自明,其趣自得矣。】
[读书不必过分追求义理,心放宽了,读书的味道便出来了。]
说毕,便携了回房去,与湘云同看。
[事关之人同看,无语自明。]
【庚夹批:却不同湘云分崩,有趣!】
作者 | 曹雪芹
批语 | 脂砚斋等
胡侃 | 听雨读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