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的第四种是疏离-回避型。处于第三象限,即高回避亲密,低焦虑被弃。这样的人会在内心认同自身的价值,觉得自己挺好,但他们会倾向于物化他人,以“对方能否配合良好,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衡量他人价值的标准。他们强调独立自主和对生活的掌控,不怎么依赖他人,相应的也不喜欢他人依赖自己。有些过于强调理性和效率的人,甚至会将亲密关系中的互动都视为浪费时间和对自己的打扰。他们在童年时虽然没有被情感虐待,但可能也没怎么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于是体验到生活中想要的东西只能靠自己去争取和打拼。而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越发强调效率与结果,以及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这些人往往会在升学、考试、就业中获得正向反馈,于是就更强化了他们的理性与物化自己和他人的倾向。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会发现越来越多这种人,他们有时被称为冷静的个人主义者,有时被称为像机器一样的工作狂,他们是这个高度分化和疏离的社会的产物。
曾经,这种依恋模式被视为是不良的,但因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体化,新的意识形态极大地动摇了旧的价值观,因此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甚至提倡这种将亲密关系也视为生活中的一项功能的观点。爱情从圣坛上走下来,不再是人们愿意为之赴汤蹈火、奉献一切的存在,而是被世俗化为地位的匹配,情感与性需要的相合,而且与物质条件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北上广这样的超级大都市,个人的生存越来越艰难,于是爱情更像是互帮互助的队友情,以互相配合、提高效率、共同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果人们感觉自己遇到了“猪队友”,就有可能迅速“下头”,转而去寻找新的合适的对象。我来举一个具体案例吧。
李雷和韩梅梅——一对中产阶级夫妻,来找我做咨询。他们之前是同事,两个人的发展都很不错,在工作中互相欣赏,私下也发现了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忙里偷闲谈恋爱五年后,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个人起初都没有想要孩子,约好要一起发展事业,但三年后,韩梅梅看到身边的朋友们渐渐都成为母亲,她也开始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可这时李雷依然坚决反对,他觉得孩子并不是他渴望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在育儿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将会拖慢他在事业上前进的步伐,家中多一个人也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他非常不愿意接受生活中的不可控。想到孩子,他只觉得麻烦和负担,并没有情感上的爱与渴望。当韩梅梅表现出想要孩子,甚至与他发生矛盾和争吵时,他几乎掩饰不住对她的失望与不耐。在咨询中,他告诉我,自己一开始以为找到了灵魂契合的伴侣,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他感到自己对韩梅梅的爱减少了,如果她坚持要孩子,他会尊重她,但也会尊重自己,因此可能考虑离婚。
在面对李雷时,我内心有点悲哀,也有些感慨。我能感觉得出来,他是个对生活非常认真、非常努力的人,内心也有着明确的追求,但因为过于理性化,感性被极大压抑,因此他将自己和他人都视为了完成任务的重要部件,一门心思朝自己的目标前进,拼命排除一切困难和障碍,甚至包括他的——爱人。这样的人,这样的选择,真的很难轻易以“对错”来评价,因为这背后是深刻的人性与沉甸甸的过去。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而有些事,当下我们并不了解其意味,可能要到许多年后,我们才明白当时自己失去了什么。到时,我们将何以致你?以眼泪,以沉默。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四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八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六千多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B站、头条号搜索“心理咨询师曹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