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看什么

宝鸡禁毒盛宴,文艺大赛惊爆力作《生命等候》脱颖而出!

  窗外大雨倾盆,空气阴沉,一层薄雾遮住了窗户外的世界,我独站在阳台上,听着手机里播放的话题,正是对《风情不摇晃》这本书的评判,窗外的雨声和伴随着播音者那清晰而蹡蹡的讲解,竟然很快让我深陷了进去。

  大概是去年的12月份的时候,社会评论界曝光了那本毁三观的小说­­­­­­《风情不摇晃》,第一次引起了我对毒品这个话题的思考。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已经给我们普及关于毒品的危害,那时脑子里只机械地记得:“毒品这个东西千万不能碰!”的警告,而现在重整思绪,只有无尽的细思极恐和对缉毒警的敬佩。

  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剧情,能使众多意见不合的网友一致认为这是一本毁三观的作品呢?书中作者大肆赞美毒枭的深情,毒枭的伟大,书中描绘的那个本来是要去为缉毒警男友复仇的女主角,却死心塌地爱上了那个毒枭,爱上了那个残酷杀害自己男友的仇人。

  但就是这样的一本书,竟有人和作者一样,大喊着他无罪,他深情,而那出场没有一百字就被毒枭折磨惨死的缉毒警,彻底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甚至只是把他当做一个炮灰,一个推动小说情节的路人甲。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还有与我同龄或比我小一两岁的小妹妹,竟将书中的毒枭当做自己择偶的理想型……对此,我只觉一阵阵心寒、无力。

  缉毒警,可能你只会说他们是去抓吸毒的人,是警察,但你知道吗,他们或许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会遭遇被折磨至死的危险。

  在民间就曾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路上遇到一个穿着便装的男人对他喊了一声爸爸,和男人同行的人是贩毒分子,而男人确实是小孩的爸爸,但同时他还是一名缉毒警,主要是担任卧底的任务。而就是这一声爸爸造成了这位缉毒警的死亡,最后小孩一家也被贩毒团伙全部残忍杀害,他们的身份是保密的,甚至他们死后立碑连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串编码。

  用火烧,挑筋剔骨,各种各样折磨缉毒警的方式,在书中都略有记载,可这只是冰山一角,小说里写得永远比不上现实中的可怕。他们一个个那么年轻,却死的一个比一个惨烈、悲壮。

  或许有人会问他们会有遗憾吗?是父母在家一遍一遍地等候,是爱人那双期待的眼睛,还是连贩毒据点没有来得及上报组织,却已经闭上了眼睛。遗憾总会有吧,是两位老人的尸首和被烧的一干二净的小屋,连骨灰都随风而去;是那个朝思暮想的小可爱也终算是有个归宿,即使另嫁他人,也只能祝愿她安稳幸福的过一生;是自己的学弟深入虎穴,组织却不许他再插手。

  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那句:“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到现在中国的吸毒人员数量之低,缉毒警是功不可没的,他们勇敢地不惜自己的生命来对抗贩毒人员、运毒人员。

  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血淋淋的深情,他们或许是血肉模糊的,或许是人头分离的,又或许是四肢残缺的,但当光芒普照在祖国大地上的时候,他们的生命是苦涩如歌的,也是璀璨如歌的。

  又是一年清明,一年人间四月天,我轻轻地走进缉毒警陵园,看着那些墓碑上密密麻麻的编码,我仿佛看见了那一个个英雄的背影,一件件带血的警服,一串串早已消失不见的编码。

  花海盛开了,燕子也归来了,缉毒英雄们一直激励着我们后来的人,我想对他们说一句,你们还活着,并将永远的活在我们每一位后生的心中。

  生命,璀璨如歌,一直等候。

  谨此文献给所有为禁毒事业所奉献的缉毒警们!

  (宝鸡市禁毒杯文艺大赛获奖作品青少年文学一等奖:《若生命等候》作者:杨佳睿 宝鸡市智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