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鱼,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是非常常见的食材,不同地区对鱼有不同的烹饪方法,例如水煮鱼、清蒸鱼、烤鱼、红烧鱼、糖醋鱼、炸鱼……等,不同烹饪方法,除体现地方特色之外,还会体现地方的历史与文化。最近,珊珊三丫头到潮汕地区旅行,尝到当地一种“鱼”的“特色吃法:鱼饭。
如果是没有听过或吃过“鱼饭”的,可能误会“鱼饭”就是“鱼与饭”结合在一起的餐食,这其实是一种误会。那么,真实的“鱼饭”到底是什么?在潮汕地区旅行的时候,珊珊三丫头像以往的旅行一样,走进当地“最鲜活”的地方:菜市场,在这里认识了潮汕的“鱼饭”。
鱼饭其实是鱼,用新鲜海水或盐水煮而成。潮汕把这种鱼称为鱼饭,是有“以鱼当饭”的意思,像做饭一样做鱼,像吃饭一样吃鱼,把“鱼”上升到了与“米饭”同等重要的地位,表达了潮汕地区的“海“文化。那么,鱼饭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珊珊三丫头在潮汕当地的菜市场转悠的时候,几乎能在每个菜市场看到卖“鱼饭“的档口。只见这些档口前,摆着一个个的小竹篮,小竹篮的底部铺了一层薄薄的粗盐,盐的上面就摆放着鱼,不同篮子是不同的鱼, 有巴浪鱼、乌头鱼、那哥鱼、红鱼、三黎鱼、姑鱼、鹦哥鱼、秋刀鱼,有些档口还有虾、鱿鱼……品种非常丰富。再细看篮子里的鱼,摆放都是鱼尾放中间,鱼头在边沿,依次排开,看着感觉非常好看,让珊珊三丫头看着就想品尝。
潮州地区处在“省尾国角”的位置,十分偏僻,地少人多,历史上产出的稻谷就不足,从前大米在潮汕地区是十分珍贵的。但大多数的潮汕人是向海而生,当地盛产海鲜,靠海吃海,所以吃海鲜倒成了平常事,当大量的鱼捕捞上岸后,不容易卖到比较远的地方,潮汕渔民就想办法避免这些鱼怎么样保鲜,于是就想到了制作“鱼饭“。
最初,渔民们在捕捞后将鱼分类放好,用海水直接把鱼煮熟了,调料也不用放了,直接就可以当饭吃,这种方法简单粗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鱼的鲜味,既能充饥、也利于存放,鱼饭便产生了。多余的鱼饭,还可以运到外地贩卖,赚取收入。可见,鱼饭与米饭的位置同样重要,这也是环境的原因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鱼饭渐渐成为潮汕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鱼饭具体是怎么制作完成的呢?潮汕人处理海鱼,大多遵循“一鲜二熟三干四咸五腌”的办法。鱼饭,就是使用“二熟”的方法处理:第一步,选好鱼,这些鱼不破膛、不去鳞,不去腮,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分类,将洗净处理好的鱼放入盐水中,浸泡20分钟;第二步,用特制的竹篮子盛好鱼,每铺入一条鱼后,就在在鱼上撒一层盐,然后再交叉地放上一条鱼,再撒盐,鱼尾放中间鱼头放边沿,这样可以在煮鱼时鱼汤能渗入里面,使鱼均匀受热;第三步,将装满鱼的竹篮摆放在吊架上,用吊钩将吊架沉放在沸腾的盐水中,猛火煮15分钟即可取出,之后将锅里的盐水或者重新烧开的纯盐水,淋在取出的鱼面上,这样可以清除杂质;第四步,在通风处将鱼饭和竹篮倾斜放在不锈钢架上晾4小时,让竹篮中的汤流出。风干后,鲜美的鱼饭就成功了。
潮汕地区传统的鱼饭都是新鲜又便宜的鱼,因为这些鱼的捕捞量特别大,卖也不容易,只能做成鱼饭卖到更远的地方。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也有一些餐厅会把星斑、苏眉等高级鱼类制成鱼饭,大大丰富了“鱼饭”的体验。
经过海水或盐水煮熟的鱼肉,把鱼的“鲜”发挥到淋漓尽致,形成一种独特的鲜甜。用不同的吃法,会吃出不同的滋味;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吃,才能吃出最好的鱼饭:
第一种、潮汕本地人为了尝这种“鲜”,会不加热,把鱼饭从中间掀开,直接就夹了中间的鱼肉当饭吃了,用他们的话:鱼饭,鲜字当头,吃得就是个原汁原味!
第二种、鱼饭更经典的吃法,是作为白粥的配菜吃。一份好的鱼饭,鳞鳍完整,鱼肉洁白紧实,口感清甜微咸,空口吃不咸,配白粥不淡。
第三种,许多外地人初尝鱼饭,会觉得无味,还会受不了那鱼饭的鱼腥味!这个时候,可以搭配酱油或普宁豆酱一起吃。潮汕人喜欢喝粥,一小碟鱼饭+普宁豆酱,便是潮汕地区的经典早餐了,绝对地道的潮汕风味!
第四种,把鱼饭洗净后下油锅煎了再吃,这样的鱼饭表面有点儿焦,散发着一股特有的香味,这个时候,也使是再怕腥的人,也会感受到鱼饭的“鲜“。
在炎炎夏日里,煮锅白粥,再到市场提一筐“鱼饭”,然后,准备一壶小酒,一家人,一群朋友,相聚一起,人生的那种美,也不过如此了。
那么,你有到过潮汕旅行吗?在潮汕地区,你有尝过当地的“鱼饭”吗?你是选哪一种吃法?你觉得“鱼饭”的味道怎么样?当你第一次听“鱼饭”的时候,你会认为这是“鱼+饭”吗?吃着鱼饭的时候,你感受到潮汕的饮食文化吗?如果有机会到潮汕地区旅行,你会尝尝“鱼饭”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