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魏金平/文
银之杰(300085)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将下降至21.86%,上市公司控制权或将在2025年后发生变化。
2024年9月18日晚间,银之杰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学君、陈向军、李军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7.05元/股的价格向自然人卓海杭转让其所持有上市公司7%的股份。
交易完成后,上述三人仍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并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但需要指出的是,企查查显示,卓海杭为开盘啦法人以及实际控制人,该公司主要产品为炒股手机软件开盘啦APP以及公众号龙虎榜中榜,而银之杰主营业务是向金融机构提供软件开发、数字金融解决方案等,双方在业务上有深度整合的可能性。
另外,张学君、陈向军、李军三人虽为一致行动人,但其签署的《共同控制协议书》将于2025年5月25日到期。而且,与卓海杭的交易完成后,三人持股比例分别下降至11.56%、5.39%、4.92%,卓海杭晋升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银之杰存在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可能性。
从数据来看,银之杰已经彻底沦为壳公司,收入连续多年下降的同时,业绩也出现持续的亏损。据Choice数据,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亿元、11.16亿元、10.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3亿元、-1.22亿元、-1.17亿元。
《财中社》认为,压倒银之杰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在于此前失败的“资本运作”。2017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3.62亿元,其中,2.78亿元用于银行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建设项目,83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获得流动资金补充后,银之杰将其投向三家公司,据《财中社》统计,2017年4月,上市公司子公司银之杰资产出资2500万元,认购北京智帆20%的股权;两个月后,公司出资3.92亿元参与组建东亚前海证券;同年9月,子公司亿美科技出资1700万元,认购场景化AI应用领域公司百可录17%的股权,三家公司合计投资金额为4.34亿元。
上述投资并未给银之杰带来预期的投资收益,反而使得公司有息负债在2017年快速增加。颇为巧合的是,对外大手笔投资的同时,银之杰的银行数据分析系统项目进展缓慢,截至2019年年末,该项目仅投入860万元。
而且,2020年上半年,银之杰还进行了项目变更,将尚未使用的1.76亿元募集资金投入银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银行智能设备产业化以及研发中心项目,新项目拟投资额超过12亿元。
就在项目变更的同一天,银之杰抛出了一份13.53亿元的非公开发行方案,其中主要募投项目正是银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银行智能设备产业化以及研发中心项目。不过,在经过多轮问询后。2020年9月,银之杰撤回了申请文件,此次非公开发行以失败告终。
自此以后,银之杰业绩便开始连续多年亏损,与此同时,公司董事、控股股东也开始了连绵不息的减持。
据《财中社》统计,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张学君、陈向军、李军合计减持公司股份707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2021年11月,董事冯军减持股份29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41%;2022年9月至10月,张学君、陈向军、李军第二次合计减持707万股;2023年4月至5月,三个一致行动人第三次合计减持707万股。
结合此次向卓海杭转让7%的股份,银之杰三大股东距离胜利大撤退只差一步。